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历史之旅» 徐海东在大连市休养期间

徐海东在大连市休养期间

徐海东在大连市休养期间

劳理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大连市作为苏联红军控制、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接纳了大批在战争环境中积劳成疾或负伤的各解放区干部,使其得到较好的治疗和休养,其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将军,他在这里一住就是9年,他的名字叫徐海东。  

我的企图很明白——养病!  

徐海东,原名徐元清。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大悟县)一个六代陶工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久经沙场、屡建奇功,多次负伤。在解放战争中的华东战场上,尽管他由于身体虚弱,不能骑马,经常是“坐着担架打游击”,却仍然让敌人闻风丧胆。1947年9月18日,徐海东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从威海秘密乘船来到大连市养病。  

当年,徐海东的一举一动备受外界的关注。就在徐海东到大连后的第三天,大连市公安局局长来到徐海东住处报告:“首长,今天美国电台广播了一个关于您的消息。”  

徐海东愣了一下问道:“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中共的军事要人徐海东到达大连,企图不明。”  

听到这里,徐海东笑道“他娘的,美国情报机关真够厉害的!什么企图不明,我的企图很明白——养病!”  

徐海东在环境艰苦的战争年代,由于受伤后依然坚持上战场,所以长时间下来,只能看到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但是谁也不清楚他具体的病情到底怎么样。徐海东到了大连市以后,组织上立刻请了苏联专家为他做检查。通过X光检查后,苏联专家断定徐海东肺部大部分功能已经不行了,而更让苏联专家们惊异感叹的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徐海东居然还能够上战场,甚至指挥战役,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文化街75号  

在大连市中山区文化街的八七疗养院(现名为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区)北门外的山坡上,自上而下、紧密相依、座落着三栋公寓式的小洋楼。它们远离闹市,是静中之静的地方。  

当年,徐海东在大连市休养期间,就居住在这里。其中,高处的那栋为警卫班和秘书的住处,下面的那栋是徐海东的夫人和孩子们住的地方,徐海东住的是中间的一栋,门牌号码为文化街75号,后人们称之为徐海东楼。  

徐海东楼的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始建于1930年,为一栋典型的欧式三层建筑。楼内铺着长条的木制地板,有木楼梯通向楼上。一楼的房间是供徐海东的贴身警卫居住;二楼的四个房间,窗户全部朝南,徐海东的卧室就在其中的一间。  

在小楼的庭院里,西南角是一座小凉亭。因为徐海东只吃河鱼,所以东南角上的那个小水池,曾被用来养活捕获来的淡水鱼。当年庭院里还开垦出了一片菜地。  

开始,徐海东由于身体很不好,很少下楼。当时没有轮椅,如果他想出去晒晒太阳的话,必须要警卫员抬着凳子,他坐在上面。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在小洋楼的二层平台上,修了一个玻璃房。这样,白天的时候,他就可以在玻璃房里晒太阳了。对于大家的这个创意,徐海东是非常的满意。  

后来,他的身体渐强,偶尔有特别好的演出时,他会去文化俱乐部看看节目。1955年秋天时,他还曾到过郊区的小平岛,通过望远镜的镜头观看辽东半岛反登陆军事演习。  

关心他人严以律己 

身居高位的徐海东从不恃功自傲。他在大连市休养期间,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我们应该带头节约,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抓起。他吩咐工作人员不要将他的洗澡水放掉,而是用来冲厕所。平常他舍不得吃鱼、肉,只是到了周末才改善一次伙食。他吃剩的饭菜从来不许倒掉,而是让厨师妥善保管,下顿热热再吃。  

解放后,徐海东的许多老战友和老部下前来看望他。凡来人探望,他必问这样几个问题:“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多吃多占没有?生活上和老婆离婚没有?”  

夫人周东屏提醒他:“多年不见的老战友,怎么好这样问?”  

他执拗道:“净说好听话,算什么老战友!”  

徐海东的秘书后来回忆说:首长虽然识字不多,但是他的记忆力却非常好。一般有什么文件,我们给他读上两遍,他几乎就能够背诵下来了。他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他是一个粗人,因为他不怎么识字。但是他可不希望身边的人都像他一样。为此,他专门让自己的秘书为他的警卫员们上文化课。  

党中央关心徐海东  

毛泽东曾经称赞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他还亲笔给徐海东写信道:  

海东同志:  

七月十七日来信收到。病有起色,甚慰。我们大家都系念你,希望你安心静养,以求全愈。此覆,顺祝愉快!  

毛泽东  

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聂荣臻、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到大连时,都曾去看望徐海东。其中,周恩来是先后3次来到徐海东的家里。有一次,徐海东感激不过,竟让警卫战士抬着自己去回看周恩来。  

1951年春,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周恩来病倒了。中央保健委员会写报告给中央,建议让他到外地休养一段时间。经毛泽东批准,周恩来在夫人邓颖超的陪同下,于同年5月13日来到了大连市休养。他们俩人一下火车就直接来到了文化街75号。徐海东听说周恩来来了,忙让夫人周东屏搀扶着他到门口迎接。他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激动而又颇带歉意地说:“总理,我没有完成党中央交给我的任务,对不起党!”  

周恩来深情地说:“海东同志,你完成了任务,你在病中还想着为党工作。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来看望你,中央的同志和毛主席非常想念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  

徐海东感激地说:“谢谢!我的身体不争气,一心想打仗,可战争结束了,我还没好。”  

周恩来安慰他道:“胜利了,有条件了,你可以彻底把病治好。革命的路程长着呢!毛主席说了,我们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那一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结束在大连市的疗养,临回北京前,再一次登门看望了徐海东。当周恩来看到徐海东的卧室里还挂着洗过的新四军旧军装时,便对周东屏说:“这衬衣、裤子、袜子都补丁加补丁啦!不能把我们的猛将军打扮成叫花子嘛。”  

徐海东解释说:“我喜欢穿它们。况且我们刚刚建国,资金短缺,把剩余的钱给那些死难烈士的家属用吧。”  

站在一旁的周东屏也说:“过去苦日子我们过惯了,没客人的时候,穿好衣服也是浪费。”  

面对徐海东夫妇这种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体谅国家困难的高尚情操,周恩来深为感动。他感到:徐海东越是这样,就越应该关心、照顾他。于是,他当即嘱咐有关部门给徐海东增加养病款和衣食款。  

1955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鉴于徐海东同志为我党、我军所做的重大贡献,中共中央决定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其名字排在粟裕之后,位列第二。徐海东得知后,心里十分不安。正巧,周恩来这时又来到大连市,并登门来看望他。他恳切地对周恩来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做的工作太少,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  

周恩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动情地说:“海东同志,毛主席说了,你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啊!授予你大将军衔,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我看不高也不低,恰当!”  

1956年9月,徐海东一家离开大连市,迁往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工作。  

如今,“徐海东楼”依然存在,庭院内的树木郁郁葱葱,它们向人们讲述着过去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编辑:李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