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历史之旅» 鸿胪井:曾照见大唐的仪仗和帆影(二)

鸿胪井:曾照见大唐的仪仗和帆影(二)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喜欢与中原作对的东北夷,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即使接受了中原的册封,回头照样跟中原不是一条心。当公孙氏、慕容氏先后淡出历史,接着就跳出了一个高句丽。对中原而言,这是一只更加烫手的山芋。因为在茫茫的辽东山地,高句丽是持续时间最久的一个部族政权。

早在汉初,自扶余国逃入汉属辽东郡的一支,史称卒本扶余部。公元前73年,扶余王子朱蒙南下玄菟,主动归附西汉王朝,担当卒本部大人。此后,朱蒙一直随汉军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只是天不随人愿,朱蒙尚在须眉英年,就被一场大病夺去生命。

公元前55年,朱蒙的儿子即位,卒本扶余内部却发生了大分裂。分出去的卒本扶余逃离了玄菟,在汉江流域另立一支,改称百济部。新登基的王子并没有动摇,仍率卒本扶余残部随汉军作战,却壮志未酬,身死沙场。

朱蒙的孙子,即第三代卒本扶余王子,与其父祖一样锐气十足,登基不久,就助汉军大破了与其同族的扶余国,并迫其归附大汉王朝。公元前37年,汉天子感其有功,册封他为高句丽王。

其实,高句丽是地名,而不是族名,境在玄菟郡治所。所谓的高句丽王,则是继公孙氏、慕容氏之后,中原王朝对东北夷有据可查的第三次册封。

高句丽与中原失和,始作俑者是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王莽。西汉末年,他独出心裁,贵中华而贱夷狄,将高句丽王诱杀,历代汉王朝的招慰和册封,历代朱蒙子孙的朝贡和归附,自此化为乌有。高句丽怒而起兵,尽占汉之玄菟郡和乐浪郡,中原与高句丽便再也不能修好如初了。

至隋唐之际,高句丽狂傲到了极至。隋唐两朝皇帝只好痛下决心,一次次地往辽东派兵,大举讨伐这个顽固不化分子。东征就成了隋唐史上的一个热词。于是,当年的东征大军,总是分海路和陆路而来。走海路的大军,每次都是从山东半岛出发,过渤海海峡至辽东半岛上岸。旅顺口就有了一个新名字:都里镇。

都里镇也叫都里海口、涂里浦。都和涂,读音相近,应该是一个地名的两种写法。都里,满语是坚如磐石的意思。镇,当然不是什么人民公社级别的镇,在隋唐时代,指的是镇守此地的节度使之兵。这次改名,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在中原王朝眼里,高句丽是一个需要认真对付的家伙。

当年,大唐宰相贾耽曾写过一篇《道里记》。记曰:登州东北海行……北渡乌湖海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三百里,东傍海过青泥浦。乌湖海是渤海,马石山是老铁山,青泥浦是大连。这段文字,写出了一个秘密,曾经的秦湾汉港,唐以前在老铁山以西,即当年的牧羊城下,唐以后在老铁山以东,也就是现在的老虎尾与黄金山之间的海口。舟船上岸地点变了,地名也跟着变了。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改动。有人说,发生这样的迁移,说明隋唐时代的造船水平提高了,至少可以对付强劲的南风和黄渤海之间的暗涌了。也有人说,这其实是旅顺口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人们突然知道,原来老铁山以东的海岸并不比以西的海岸逊色,黄金山与老虎尾夹起来的这个口袋形的港湾更神秘,也更安全。

在旅顺口的历史上,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大事件。都里镇,名至实归,当它把唐将张亮的东征大军顺利地送上了岸,金州城东大黑山上的卑沙城便随之被拔掉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大征讨,也由此止戈收兵。

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