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本信息 | 信息公开制度 | 招生考试 | 信息公开申请 | 学校规章制度 | 学生管理 | 财务收费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清单>> 基本信息>> 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 >>正文

2018年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18-11-05  

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学校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第一部分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学校开展外经贸教育53周年、旅顺建校20周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年,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坚持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依法治校有效推进,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事业实现健康稳步发展。

一、坚持固本强基,依法治校成效显著

1.依法治校能力全面提高。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修订董事会、校长办公会、党委会等的议事规则,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学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经验在全省高校法治培训班上做了介绍。民主治校工作有效推进,组织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等,学校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修订学校章程,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新制定各类制度21项,修订23项。绩效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出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了绩效管理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作用。校园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逐步建立和形成用法律手段处理和解决危机事务的有效机制。校园普法宣传有效开展,师生法治意识不断强化。

2.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组织收看十九大开幕会、观看电视专题片、举行升国旗仪式、召开专题部署会、组织十九大理论知识自测考试、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等系列活动,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推向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6次、常委会20次、专题研讨3次、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党日”活动11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召开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十种教育”。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整和增补总支、支部委员6名,确定专职组织员9名,培养积极分子288名,发展党员121名,转正党员25名,教辅党支部获批辽宁省高校“红旗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有效推进,组织党员学习“两个条例”、“两个准则”,深入开展肃清流毒和影响工作。群团工作扎实推进,开展“模范职工之家”创建工作,得到辽宁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的高度肯定,人事处荣获辽宁省直机关“三八”红旗集体,校团委辽宁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委。“外贸之声”广播台团支部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群众性体育活动有效开展,“运动,在每一天”的理念深入人心,教职工身体素质不断增强;营造五星级就餐环境,教职工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统战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夏传真当选辽宁省人大代表,丛惠媛当选旅顺口区人大代表,王智泓当选旅顺口区政协委员。

二、坚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3.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质量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1项,确立校级质量工程项目51项。加强教学成果培育和推介,确立校级教学成果奖28项。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制定和修订教学管理制度19项。出台《关于制定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完成了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制定《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加强过程监控,完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了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相互衔接和协调统一。制定《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加强了学生实习活动的检查、监控和评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项,确立校级9项。学校获批为辽宁省外贸行业校企联盟牵头单位,不断建立健全联盟制度,探索建立了分平台的联盟运行机制、以信息员制度为依托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基于绩效考核的联盟评价机制。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更加规范,出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3项,新建多语种实验室2间,完成2017年各专业实验室的使用效果评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2项,确立校级1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果丰硕,健全校级本科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开展校级学科竞赛4大类21项,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35项、400余人次,确立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项,获批国家级18项,省级60项。教考分离力度进一步加大,实施教考分离课程共计699门,完成通用考试和题库管理系统的引入工作,加大了实践类考试改革力度。大学英语和基础课教学改革有效推进,开展了大学英语、基础课教学效果评价。建立外贸在线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制定程序文件46个,构建了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和多层次的质量标准体系。督教、督学、督管的督导工作规范有效建立,优化了校院二级督导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管理评审工作,全面推进校院二级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自查自检、自评自控、自改自建的循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加强,优化了监控与评价机制。开展多方参与、校院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由点及面的日常课堂教学检查、试卷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检查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小学期实践教学综合评价、二级教学单位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等专项评价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完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形成了主体多元、层次多样、点面结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4.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不断推进。专业建设不断强化,获批省级转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确立校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3个、校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1个,知识产权、翻译、资产评估3个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停止财政学、视觉传达设计、酒店管理3个专业招生。打造优质课程资源,确立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视频公开课各5门,建设校级在线开放课程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6门,参与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工程课程10门,增设《音乐鉴赏》、《中国传统美学历程》等美育课程。特色教材建设有效推进,确立校级特色教材5部,吕红军校长主编的《国际贸易》教材被列为商务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5.招生、就业、创业和培训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招生服务不断优化,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构建立体化招生宣传体系,扩大网络宣传的覆盖面,第一志愿报考率提高10.17%,第一专业录取率提高2.68%,2017年新生报到3073人,报到率为90.92%。就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建立毕业生资源信息数据库,发布各类招聘信息340条,组织中小型招聘会70余场,用人单位超过300家,就业率达到100%。孵化基地建设有效推进,目前共有10个创业项目在基地孵化,全年总收入26.9万元。培训工作质量全面提高,全年共开设培训班22个、32个班次,其中为旅顺口区开设 “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两期,为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开设管理人员培训班1期,促进校政、校企深入合作,极大发挥了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三、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6.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薪酬管理办法改革有效实施,修订年薪制方案,制定并实施新工资制度,人均月工资上涨800元。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有效运行。绩效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对全校部门和教职工分类别、分层级进行了绩效考核。教师培训机制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了新员工培训体系,引进在线课程 50 门、公开选修专题讲座 30 个、网络培训公开课 10 门,培训课程达 2000余门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及挂职锻炼50余人次。

7.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完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70%。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共引进教职工27人,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2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硕士16人。师资职称结构不断优化,晋升正高级职称19人,副高级职称19人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1人,确立校级教学团队2个。完成第三届本科专业带头人及第一届校外专业建设带头人选拔工作,共选拔专业带头人20人。

四、坚持服务为先,科研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8.科研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出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平台建设有效推进,新设立科研机构2个。科研管理系统功能日趋完善,新版科研网站结构清晰、简洁高效,进一步推动了科研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9.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各类科研立项16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立项53项。科研项目通过结题鉴定184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结项87项。全年发表学术论文849篇,其中发表本科学报以上级别学术论文129篇。出版或编写著作、教材33部。扩大学术交流活动,全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85人次,举办各种类型学术讲座36场。成果推介和转化渠道进一步拓宽,被刊发、批示和采纳的研究成果13项。

五、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10.学生工作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修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编制2017版学生手册,完善学生工作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全面推进学工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学生公寓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运用。学风建设有效推进,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在校生基本实现年阅读量70本的目标。充分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完善公寓制度,开展“一楼一品牌”公寓文化活动,学校荣获“大连市高校公寓管理创新奖”。学生资助工作有效推进,开展奖助学金发放、孤儿大学生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新生绿色通道、特别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助学贷款等资助活动,全年发放各类奖学金218.86万元,助学金380.25万元,学生助学贷款累计1010.08万元,高标准完成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调研检查工作。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开展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职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学生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荣获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的安全、法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强化了大学生的安全、法治意识。

11.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四进四信”学习、“青马工程”培训、主题教育、典型选树、大学生文明礼貌教育等系列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稳步实施,引进“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程扎实推进,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举办社团文化艺术节等节日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工程有效推进,组建“青马志愿先锋队”等160个社会实践团队,学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2017年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辽宁青年·未来希望”专项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大连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六、坚持合作共赢,国际化办学成果显著

12.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成立国际交流学院,统筹规划、协调、运作交流合作资源。国际交流视野进一步拓展,开展国际交流培训42人次,举办国际交流专题讲座67场。校际交流稳步推进,接待国外高校来访人员18批次、30余人次,访问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知名友好学校5所。外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聘请外籍教师8名,开展合作院校外籍教师讲学活动4次。

13.国际化办学成果不断丰富。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开设出国留学雅思班,派遣82名学生赴日本、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留学。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搭建良好的国际合作平台,已与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家16所大学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5所友好学校实现学分互认,举办长短期文化交流项目4期、46人次。选派6名学生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

七、坚持纲要统揽,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14.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更加丰富。出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纲要》,梳理巩固已有建设成果,统领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风建设、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养等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寓于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永远跟党走”主题歌咏比赛、“纪念一二•九”长跑接力赛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计划、三项工程、一项行动”有效落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文体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3大类20余项活动。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微景观建设、楼宇厅廊文化建设、教室墙壁文化建设等更具内涵特色。

15.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更加鲜明。以开展外经贸教育53周年暨在旅顺建校20周年为契机,通过讲校史、遵校训、唱校歌等形式,举办了校史成果展、校友座谈、校友返校等活动,百余名校友齐聚母校,畅叙母校情,并向母校捐赠了樱桃园和日晷。思想教育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了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等为载体的系列节日文化活动。党政工团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全面丰富了广大师生的文化生活。官方微博、微信、校园APP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官方微博目前发布微博3923余条,汇聚粉丝6400多人,博文年阅读量达342.6万次。

八、坚持环境育人,办学保障条件不断改善

16.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制定《校园网络建设标准》,信息化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完成网站集群建设项目、清元教务和学工系统二期功能扩展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收尾部分、用友人力资源模块测试验收等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工作。组织办公电脑更新、服务器更新与虚拟机调整、自助打印系统升级改造、备份机房UPS更新改造、公寓一卡通洗浴设备改造、教师俱乐部音响系统更新改造、教育网线路出口10M扩至100M等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校园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17.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不断丰富新增纸质图书4.1万余册、电子图书3.27万余册、期刊1.02万余种。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快,整合现有电子资源,购置中国知网期刊库等9种数字资源,增加知网硕博论文库、畅想之星电子书平台等资源,实现数字化网络资源24小时服务,电子书总量达到28.27万册,资源访问量约552万次,同比增加17.52%。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博看触摸屏自助阅读系统3套、液晶屏广告机3台,购置自助借还机2台,超星移动图书馆访问量达到760万余人次,博看阅读机达到176万余人次,歌德阅读机达到78万余人次。

18.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7幢学生公寓、2幢教师公寓楼内外配套设施改造、3幢教学楼公共区域改造,绿化种植各类乔木4500余棵、灌木花卉45000棵,校园设施更加完备,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实施教工餐厅升级改造项目,华宜食府达到“五星级”标准,教职工的用餐环境更加温馨、优雅。后勤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餐饮服务、物业服务、车辆服务高效有序。科学编制资金年度收支计划,加强监控管理,合理分配资金,资产、净资产逐年增加,资金运行状况良好。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安保指挥控制中心作用,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相结合,确保了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稳定。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学校发展的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提高;学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特色还需进一步凝练;科研成果的数量有待于增加,质量有待于提高;师资队伍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有待于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工作有待于加强;国际化办学成果需要进一步丰富;后勤管理工作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  2018年工作展望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也是学校实施“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迎评促建”、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重要一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转型发展为契机,有效落实学校发展“八项工程”,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深化内涵建设,有效推进“迎评促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

一、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1.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内部治理结构不断优化,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成学校章程的修订报备工作,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民主建设,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校务公开,完善公开形式,丰富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坚持用法律手段处理相关事务,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全面提升师生法治意识。

2.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建工作质量年”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组织建设,做好党总支、党支部的换届工作。深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抓好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以上率下,确保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加强作风建设,纠正“四风”不止步,有效开展“立足岗位当先锋、推动振兴做贡献”、“校园先锋工程”等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主题党团日活动、“重走改革开放路,砥砺爱国奋斗情”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主题网络教育活动、“凝聚青春力量,闪耀青春光彩”主题典型人物宣传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十种教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三个一”原则,强化监督问责。加强体育教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师生身体素质。以党建带群建,扎实做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青年团员和广大群众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二、全面落实人才质量培养工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明确学科发展方向,落实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推进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加强专业建设,建立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校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整合专业2个。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内容和结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推进在线课程的建设与使用,推广使用在线开放课程10门,建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形成校、省、国家三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加强过程管理,狠抓关键环节,完善评价机制。加强教材编选管理,围绕各学科、各专业建设系列特色教材,确立校级特色教材5部。加大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确立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项,鼓励教师编写教学案例,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的监控、检查与评估。加强辽宁省外贸行业校企联盟建设,完成校企联盟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数量,提高质量,完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评价机制,完善校企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广泛实施产学研合作育人项目,建立校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0个。调整实验室布局,整合实验教学功能区,新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验室,完成部分实验室软、硬件的升级,继续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价,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利用效果,建立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选育、孵化、跟踪机制,确立校级大创项目200项,推荐省级、国家级大创项目60项。提升校级本科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质量,完善竞赛体系、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深入推进教考分离,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加强考试题库建设,积极探索多样化考核方式。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教务管理系统二期的开发,建设智慧教室2间,推广智慧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运用。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争创示范校。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深化场馆管理机制改革,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制定活动方案。深入落实军事课程建设标准,完善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出台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改善美育教学,丰富美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入推进计算机、数学、语文等通识课程改革,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大学外语改革,完善自主学习体系,完善学生外语能力跟踪体系和提升机制。

4.全面运行应用型导向的校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质量标准,形成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多层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多元化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专业特色发展。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组织开展校内外共同参与、校院专业三级联动、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的系列教学监控与评价工作,做到常规检查不放松,常态监控无遗漏,专项检查与评价有成效。组织做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编制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推进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与利用,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与提升。全面启动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出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校范围内的系列审核评估宣传学习活动,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启动审核评估的第一轮校内自评。

5.有效推进招生、就业、创业和培训工作。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和新生报到率。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着力提高在辽宁就业比例,全面提高就业质量,年终就业率达到100%。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全面运用网络平台,对毕业生实行就业跟踪服务。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示范性成果。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发挥校友会作用,搭建校友与母校交流、沟通的良好平台。加强创业指导,组织学生或学生创业团队进入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创建一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拓宽培训工作渠道,加大校内外培训力度,加强第二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等学历教育的宣传和管理,提升第二学历教育的通过率,年通过率不低于70%。

三、着力实施队伍建设工程,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岗位分级及聘任工作,科学构建岗位分级标准,形成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岗位分级管理体系。全面开展校内高级职称评审,以教师发展委员会为依托,组建各学科的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组,开展经济、管理、文学等学科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校内评审工作。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工作,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作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改革节假日奖金分配办法。提高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人事管理系统的考核模块,上线工资模块。

7.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实施办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构建校院二级人才引进机制,明确二级学院人才引进、培养责任,计划引进博士20人,引进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5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宣传学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人才双选、网络招聘等形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进人才引进的考核方式,提升人才引进的信度和效度,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加强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优化建设标准,完善运行机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结合,完善教师竞赛、培训、交流体系,围绕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开展教师说课大赛、课件大赛、教学案例大赛等,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完善教职工入职培训等专题培训工作机制,建立面向教职工职业生涯的各阶段培养培训体系。

四、有效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程,充分发挥高校服务职能

8.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等校园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对附属学校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大学职能,为其搭建教学、科研、培训和活动平台,促进附属学校自主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大力推进学校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挖掘优势资源,切实发挥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训机制,继续做好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工作。

9. 全面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校级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选拔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的资源,积极拓展校外研究基地,推进协作攻关。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科研视野,提升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增加横向课题数量,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进一步拓宽成果推介渠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率快速提升。积极引导、鼓励教师申请专利、有著作权的软件等,增加学校知识产权成果数量。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网站宣传工作。

五、不断深化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10.进一步深化学生管理工作内涵。规范学生管理,完善学生管理奖惩制度体系。加强学风建设,建立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的联动机制,抓好学风建设常规工作。规范公寓管理,建设公寓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深入开展文明公寓创建活动,真正把公寓建成“生活的课堂,人格的考场”。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做好人员培训、活动开展等工作。加强资助管理,扎实做好学生的“奖、勤、助、贷、补”工作,做到精准帮扶。提升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搭建良好信息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卫生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营造环境育人氛围。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调试技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11.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全面启用“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工程,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青春榜样引领示范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三走”主题课外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活动。全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有效组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指导,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六、大力推动教育国际化工程,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12.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力度,积极同世界同类大学合作,助推学校国际化建设。优化留学生招生体系,取得招收留学生的实质性进展。实施“引智计划”和“海外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引进和培训优秀人才10名以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采用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方式,推动与俄罗斯、新加坡和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13.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新增友好合作院校10所。加强校际交流,构建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包括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要合作伙伴关系、传统友好伙伴关系、友好伙伴关系在内的四级国际合作交流体系,访问友好合作院校4所,开展外籍专家来校交流讲学活动5次。完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国际化机制,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试点专业2个,通过国际合作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拓宽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渠道。加强与国外高校、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出国留学渠道,鼓励学生走出去,举办长短期文化交流项目3期以上,实现出国留学生派遣规模突破100人次。加大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宣传和申报力度,积极争取更多师生获得国家资助赴国外访学深造。

七、着力打造文化建设工程,全面丰富文化建设内涵

14. 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纲要。进一步强化“以情筑物、以制度事、以文化人”理念,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打造精美的文化阵地,建设“书香校园”,建造具有学校文化元素的校园景观;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校园精神;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坚持开展养成教育,打造文化精品项目,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争创全省“文明校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强化质量立校意识,确立质量立校建设标准,健全质量保障运行体系。

15. 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网络平台、图书资源等有效文化载体,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继承和发扬校园文化传统,开展以爱校、爱国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校园精神。建立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

八、全面落实办学保障工程,切实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6.有效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重心向深化应用和融合创新转移,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对现有虚拟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入侵防御、数据中心防火墙等校园网络安全防护设备,统筹做好无线网络覆盖和相关设施的更新改造工作。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构建规范的“互联网+校务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校务服务”的建设工作,做好校园信息化各类应用系统及硬件设施的运维工作。更新多媒体教室15间,完成新生公寓洗浴系统的更新改造工作,对现有安保监控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做好实验室管理系统、数字迎新、公寓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功能优化以及清元教务系统的数据库迁移、选课负载均衡工作。

17.进一步完善文献资源建设。丰富馆藏资源,加快数字资源建设,引进纸质图书1.2万种、3-4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电子期刊1万种。优化馆藏文献质量,新购数据库3-5个,总量达到15个。优化文献资源结构,专业文献比例不低于83%,引进外文纸质原版图书不低于1000册,外文纸质原版期刊29种,外文原版电子图书8万册,外文原版数据库1个,引入外文库1个,增加视频类数据库1个,引进博看综合电子期刊移动版和超星专业电子期刊电脑版。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构建畅通的网络化环境,推进智能化建设,引进RFID自助借还设备2套。推进平台建设,升级汇文管理系统平台,加强微信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保证服务开放时间105小时/周,数字化网络资源24小时服务,实行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实体服务和虚拟服务相结合,人工服务和自助服务相结合。拓展社会服务,为社会人员提供文献阅读服务。加强特色建设,整合特色馆藏资源库,组建电子图书书库、共享空间和有声空间,打造特色数据库群。

18.全面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水平。深化后勤改革,建立后勤服务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加强后勤内涵建设,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后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资产管理,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平台,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管理效益。加强财务监督、指导,科学编制年度财务预决算报告,合理调配、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校园建设规划,按照5A级校园建设标准建设校园,提升校园建设水平。2018年计划完成综合实践基地2-9号楼建设、东区服务中心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工程、西区学生公寓改造工程、1号学生餐厅改造工程、南楼改造工程以及道路维修改造工程等。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园安防体系,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希望全校教职员工能够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弘扬“团结、进步、改革、奉献”的校园精神,遵循“求真、明德、至善、超越”的校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积极投身学校事业发展,为实现国内一流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

Copyright@辽宁对外经贸学院(L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顺乐街33号 邮编:116052 辽ICP备0500136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