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辽宁省教育服务突破辽西北战略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 年)

辽宁省教育服务突破辽西北战略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 年)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意见》(辽政发〔2015〕4 号),进一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辽西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快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特制定本攻坚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西北地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新路子,努力形成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的指示精神,举全省教育之力,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深度融入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支撑省政府突破辽西北战略的重点任务,助力辽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形成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提升辽西北基础教育质量
      1.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到 2020 年,推动辽西北地区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认定,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进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阶段,辽西北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
      2.加大专项帮扶经费向辽西北倾斜力度。在生均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分配上向辽西北地区倾斜,阜新市、朝阳市和铁岭市按 90%的比例划拨补助经费;在基础教育资助政策上,阜新、铁岭和朝阳市按总体需求 80%的标准划拨补助经费。
      3.加强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教育保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教育保障。
    (二)加快推进辽西北职业教育发展
      4.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加快推进辽西北地区职业院校布局调整,引导学校特色发展,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支持辽宁职业学院做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好建平县职教中心、阜新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2 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铁岭市工程技术学校、阜蒙县职教中心、朝阳市财经学校等 7 所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5.深化辽西北地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 2020 年,辽西北地区每所省级及以上示范院校选择 2-3 个专业开展现代学校制试点,在每所市级重点建设院校遴选 1 个专业开展现代学校制试点。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根据辽西北各市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需要组建区域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
      6.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支持职业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二级职业学院或专业,建设一批对接产业集群的特色示范专业、具有“厂中校”或“校中厂”特征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到 2020 年,在辽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建设 5 个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专业)左右;10 个对接产业集群的省级示范专业,20 个校内外创新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3 个共享型公共实训基地。
     (三)全面增强高等教育对辽西北地区的发展辐射力
      7.全面提升辽西北地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全面加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西北三市市属高等学校建设,提升辽西北三市市属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
度。
      8.加大高校科技资源对辽西北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组织高校分类对接辽西北地区三次产业发展需求,推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阜新液压产业集群、沈阳化工大学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等高校与辽西北重点产业集群的对接服务工作;推进渤海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驻辽西北高校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优势,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充分发挥 11 个校地研究院、校企研究院和相关产业校企联盟的优势资源,助力当地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9.加快供给辽西北地区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布局一批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大力开展订单定制人才培养,组织硕士学位及以上授权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在县(市)工业产业园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分别建设 1 个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载体,全面推动大学生扎根县乡,服务基层。
     (四)全方位助力辽西北地区行业产业发展
      10.全面支撑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集聚优势教育资源,助力阜新市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重点,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皮革制品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铁岭市以能源优势为重点,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朝阳市以铁矿、膨润土等优势资源为重点,加快发展钢材深加工、新型建材、陶瓷等重点产业集群。
      11.精准助力新兴产业发展。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利用辽西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助力辽西北地区优先发展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重点支持阜新市发展新型建材、页岩气等新兴产业;铁岭市发展燃料乙醇、生物、玄武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朝阳市发展航天凌河纯电动乘用车、斯特林碟式光热发电等项目。
      12.全面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组织相关高校,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围绕阜新硅砂、蒙药、喀左紫砂、铁岭参茸等特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13.全面支撑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组织农业类高校和学科资源,为花生、大豆等特色杂粮生产,设施蔬菜、特色林果业发展,花卉、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提供全方位技术和人才帮扶。
      14.多角度助力辽西北地区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挥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助力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粮油、畜产品、林产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为辽西北地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申请认证和扩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特色农产品提档升级。为辽西北地区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形成“一县一业”、“一园一区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实现县、乡镇)、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15.全力支撑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组织服务业类高校和学科,充分利用中心城区集聚效应,助力辽西北地区加快建成生活性服务业配套齐全、生产性服务型功能完备的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支持阜新市建设中央商务区、站前服务业集聚区;铁岭市建设东北物流产业集聚区、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商贸流通集聚区;朝阳市建设双塔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龙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6.积极助力电商产业发展。组织具有经济管理类特色的教育资源,助力辽西北地区建设集交易、物流、支付于一体的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保税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17.精准帮扶旅游产业发展。组织旅游类特色集聚的高校,支持辽西北地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打造辽西文化走廊精品线路;重点支持阜新温泉、海棠山,铁岭莲花湖、凡河,朝阳凤凰山、喀左龙源等旅游集聚区建设,培育一批森林度假、温泉滑雪、民宿民居等特色旅游产品。
     (五)实施立体化教育惠民工程
      18.实施教育脱贫帮扶工程。提升教育脱贫能力。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贫困学生技能培养培训,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拓宽教育脱贫通道,实施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拓展教育脱贫空间,将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与贫困地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向结合,建立农林类高校与中部平原精品农业区、海洋水产类高校与沿海水产养殖区、现代服务业类高校与辽东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多个精准脱贫帮扶对子。
      19.实施生态环保助力工程。组织环境科学、生态保护等领域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助力辽西北地区对传统行业实施绿色改造,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有机农林业等绿色产业发展,做好科尔沁沙地南侵防护工作,守住辽西北生态红线,为京津冀构筑辽西生态屏障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政府成立教育服务辽西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处理改革实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负责建立与辽西北各市联系制度,统筹协调、指导、推进、考核等日常工作。辽西北各市政府和有关高校要成立由本单位主要领导同志牵头的教育服务辽西北发展工作组,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二)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科技要素辽西北集聚制度,支持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辽西北地区建设省级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立辽西北人才储备制度,支持高校引进培养辽西北重点行业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加强辽西北地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在辽西北地区领办、创办企业,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管理、科技人才到辽西北地区兼职挂职,在 3 年内省内离岗创业或到辽西北各市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骨干要保留人事关系。
     (三)认真组织实施
      组织相关高校与辽西北各市搭建对接平台,推动相关产业校企联盟根据自身优势,做好帮扶规划,通过订单定制培养、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校企研究院、校地研究院等抓手,全方位满足辽西北地区的人才、科技和项目需求。
     (四)强化督查落实
      省教育厅成立教育支持辽西北突破战略专家评估组,制定教育支持辽西北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并适时开展督导检查,监督评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工作落实情况,辽西北各市政府要抓紧建立健全教育服务辽西北经济发展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确保各项发展改革工作落细落地落实。
     (五)营造良好氛围
      辽西北各市、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在辽西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关心教育服务辽西北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最大限度释放各级各类教育在辽西北地区加快发展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