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空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意识结构的视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意识结构的视角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实际教育实施中,二者均有各自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探讨二者的融合极其必要。思想政治教育之“显”性,心理健康教育之“潜”性为两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然而,实际的融合过程中仍存在着价值偏向、问题归属两种困惑。两种困惑的产生影响了二者融合的进程,迫切需要问题澄清。需要指出的是,对两种困惑的理论澄清进一步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异同,这也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实困境;意识结构;深度融合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的持续交融,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积极应对复杂化的社会环境、多元化的文化呈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学生工作者正在为坚守育人阵地,保护育人果实而加倍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题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进行检索,发现共有相关文章8610条。众多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边界、实践共生角度进行了关系研究,论述了二者理论基础、工作方法的差异以及工作态度、教育目标上的趋同。对于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研究不够。这已经影响到高校学生工作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精神的有效践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既是提高二者的科学性实效性的根本需要,也是基于大学生意识结构的理性思考。为此,笔者将从意识结构的角度出发,进行一些尝试性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组织按照既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行为规范,对其所属组织成员进行的有目的思想、观点、行为干预活动,使个体形成符合组织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依照一定的心理学原理,采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帮助个体预防改善、消除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关注潜能开发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知识性的说理和事务性的管理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疏、情感关怀等为主。[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不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力所不及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少面临三种冲突,一是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差异;二是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背离;三是网络媒体对主流值观念的冲。受此冲突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正逐步弱化,重要阵地正逐步丢失,已有果实正逐步溃烂。[2]正如王克所述,一些大学生表现出文化认同缺失、生活方式腐化等特点。[3]这部分大学生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拾与强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发现这种现象--即他无论站得高、看得远;无论事实处理多么有理有据,也会经常出现受教育者心理明白行为上做不到的失效现象。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思政工作者明明说得有理,做得在理,学生也明明承认,就是做不到的现象。例如大学生干部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听领导和老师的话,努力学习,思想进步,提高成绩,不负重望,可学习时就是坐不住忙忙碌碌,空有志而行未果;有的学生明明知道自己在寝室里的人际关系不是一件大事,只要稍稍为人宽容一些,就会让自己和他人都海阔天空,可就是放不下,想不开,斤斤计较,纠缠不放……。这些现象的产生似“阿克琉斯之踵”,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力所不及”

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及时调节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引发的消极情绪,以平和的心情面对压力。同时,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领大学生理想积极、健康的方向阔步前进能够大大降低高校大学生因心理困惑引发恶性事件的概率,有利于高校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4]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即从心理症状严重程度来看,学生的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但经过短期咨询很难见效的困境,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学习动力缺失,人生无方向;二是价值观取向扭曲,人生无意义;三是理想信念动摇人生无盼望。有人说,导致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元文化冲突下,在舆论煽动过程中,那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部分青年学生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消极思想[5];也有人将目光直指西方的教育思想,认为因个别学生对西方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理解的不够,导致学生个人主义盛行,久而久之,形成了梦想没有追求感、生活没有幸福感、未来没有存在感的“三无”困惑。[6]“三无”困惑的存在意味着,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消除掉学生的负性心理症状,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使学生“恢复”到从前的状态,但“从前”的状态也有违社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