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心灵鸡汤» 心理学基础知识(四)

心理学基础知识(四)

第四章 人类的意识状态

第一节 意识与无意识

导入:一个姑娘在钉钉子,她的手指被锤子严重砸伤了,几分钟以前,她的神志还十分清醒,课时现在却突然“丧失了意识”,脸色苍白,天旋地转;如果没有人扶住的话,她就摔倒了。别人着急地向她问话,她没有任何反应,就在这种状态下持续了一两分钟。然后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睁开眼睛,慌乱地笑了。她这样谈到她的自我感觉:“很疼,有点恶心,头晕,耳鸣,一切都像在雾中一样,刹那间,眼前一片漆黑。后来发生的事情我记不得了。”

昏厥——突然的,通常是短暂的意识丧失,——是由于大脑的供血严重不足引起的。大脑对供血是十分敏感的。如果血液的“份额”不足,大脑得到的氧就少,结果就有可能出现意识丧失。一个深长的反射性吸气,意识便又恢复了。

关于愣神: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听课的时候,尤其是下午课,感觉到很困,你会感觉到自己的眼皮越来越沉,老师的声音越来越远,你自己手里拿着的笔在纸上记录的时候,可能会变得机械而难以自控,笔好像自动地在纸上滑动。如果老师的声音突然有明显的变化,或者旁边的人碰你一下,你突然醒过来,你会发现自己在纸上留下一些线条或者是小圈圈。这些都是意识丧失现象。

这两个例子表明,我们人类的意识状态对大脑的正常工作和对它所处的条件存在着依赖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人类的意识世界,去解析从远古以来,就让我们的祖先倍感神秘的意识状态,以及与其相关的睡眠、梦与催眠。

一、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

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关于意识的定义。在哲学中,意识等同于心理。在心理学中,意识和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二)意识的特征

1.觉知性

意识的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的特征。人对于自身的存在、周围世界的存在,对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复杂关系的存在是能够觉知到的。正是因为意识具有觉知性,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才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映。

人不仅觉知到周围的世界,而且也能觉察到自身的世界;不仅能觉知到自身的存在,而且能觉知到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不仅能觉知到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还能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评价,而且能觉知到周围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把主观和客观区别开来。

2.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现实的有选择的反应。人是周围现实的积极活动者,他对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在周围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人首先注意那些他急需的、符合他活动目的的东西。这种自觉的、有选择的反映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表现。(2)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在人的有意识反映中思维活动是意识的主要成分。通过思维活动,人能将感知到的资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没有意识的动物心理不可能得到的。

3.目的性

人能够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困难并予以克服和解决。这是人的意识目的性的表现。

意识的目的性还表现在进行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有动机、目的、计划、办法等,然后才行动。这种意识的自觉目的性是动物所没有的。

4.社会历史性

意识的社会历史性是就意识的发生、发展的内容来说的。人是动物进化的最高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同一般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本质在于,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而且主要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意识内容会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阶层中,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幸福感、事业观、职业观等也不相同。这都说明人的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三)意识的水平

意识并非只有一种水平,我们对信息的加工可以在不同的觉知水平上进行。下面将分述一些不同的意识水平。

1.焦点意识

焦点意识是指个体全神贯注于某些刺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例如,在考试时集中注意于试卷所获得的意识。

2.下意识

人体内外有许许多多的刺激在冲击着我们,但在某一特定时刻,我们只能把注意集中在其中很少一部分刺激上。下意识就是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获得的意识。(其实是自动化运行的一种程序:比如我们早上穿衣服、洗漱,有的人使用完打火机就顺手把它放在口袋里了,我们打字等过程。)

3.前意识

我们头脑中许多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对这些记忆的意识被称为前意识。前意识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其作用是去除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去。来自于认知心理学里的解释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个体不使用时,对之并无意识,只有在必要情形下检索使用时,才会对之产生意识。

4.潜意识

潜意识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个体不觉知的意识。它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依据精神分析理论,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是无法进入意识的,这些心理事件就属于潜意识的范畴。弗洛伊德认为,某些痛苦记忆是被压抑的,即被转为潜意识并继续影响人们的行为,尽管当事人并未意识到这些记忆的存在。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思想和冲动虽然不能进入意识,但它们会以间接或伪装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有一些记忆和心理是内省所不能达到的,这些心理现象可以称为潜意识。

(四)意识状态

我们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觉醒的意识状态。这是一种清楚的、有组织的、正常的觉醒意识状态。在正常的觉醒意识状态下,我们觉知到的时间、地点和事件都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和熟悉的。即使在正常的觉醒状态下我们的意识也是变化的,如现在你正处于注意听课意识状态,十几分钟之后,你可能沉湎于白日梦之中。每个人都经历过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模式向一种变更了的意识状态的转变,如从正常的清醒意识状态向睡眠、做梦这样变更了的意识状态的转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长跑、听音乐、发高烧、缺乏睡眠等许多情景下都可能出现变更了的意识状态。还有如静坐、催眠及大麻之类的药物作用下也会产生变更了的意识状态。变更了的意识状态包括从鲜明幻想的分心状态到由药物中毒所引起的迷幻和知觉扭曲的各种状态。

二、无意识

(一)什么是无意识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是无意识的。

(二)人类的无意识状态

1、催眠

古代祭司为宗教目的而采用的各式各样的神秘的催眠现象,催眠现象在远古时代就被人类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到底催眠是怎么回事?我们今天就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早在18世纪,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就曾用过“动物磁性”治疗癔症病人,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催眠是指人处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在催眠师的语言引导和心理暗示作用下,身体完全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事物或对象上。这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它是以一些人对暗示的特殊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所以催眠在本质上是一种暗示性睡眠。

被催眠现象发生在动物身上:基奇尔曾经把一只鸡两腿绑上,把它放在桌子上,用粉笔从鸡的每只眼睛那里各画一条线,并使这两条线连成一条穿过那条鸡双眼的直线,即使把鸡的双腿解开,他也会继续躺着不动。其实,只要把鸡的脊背朝地,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而不在于鸡看到的那条直线。这就是动物的“僵直”状态,马戏团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表演,还有一些巫师也利用动物的这种僵直来渲染其“超自然”的能力。用一种“高加索飞龙”的蜥蜴做实验,效果更好,它好像是用蜡做成的,不管你把它摆成什么姿态,它都能够长时间保持不动。精神病人也可以表现为这种“蜡样屈曲”。

而人类也可以处于僵直状态,一个被催眠后处于僵直状态的人,可以放在两把椅子上,后脑勺一把,脚后跟一把,他就像一根不头似地躺着。

巴普洛夫解释实验以及与之相似的动物和人的状态时认为,这是一种延迟性自卫反射。在僵直状态时,大脑皮质发生抑制,甚至被关闭了,但是运动中心的活动并没有被压制。巴普洛夫的理论解释剥掉了先前加给催眠的神秘性。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在听一个枯燥无味的演讲时,特别是一个用单调声音发表的演讲,我们当中有谁不想睡觉呢?一个母亲用和谐的然而必定是单调的催眠歌曲使孩子入睡等,都是一种催眠现象。

我们在习惯的环境中入睡较快,而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入睡较慢,甚至有些人会失眠,决定它的是一些条件反射机制。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用语言使被催眠的人想起他平时入睡时的状态,这也会引起睡眠。

睡眠与催眠的区别在于:加入散布在大脑半球皮质中的抑制没有遇到阻碍,您就得到正常的睡眠,假如只有一部分大脑半球皮质被抑制过程所控制,您将得到局部睡眠——这种状态就是催眠。

催眠状态是因为催眠师的声音在一个要入睡的人的大脑皮质留下了一个“清醒灶”——即“警戒点”警戒点接收到医生的词变成一个暗示,它能使大脑皮质的某些部位解除抑制,或者是在唤醒之后,继续保持抑制。因此当催眠师说:“醒来吧”,他就会醒来。但是别人的声音却叫不醒他。

标准的催眠方法通常包括催眠师的暗示,使被催眠者感到轻松、困乏、并且无法睁开他们的眼睛。催眠师不断地用平静的声音重复,暗示被试正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中下沉,越沉越深——不是睡眠,而是可以被高度易化,服从催眠师对于他们的感觉、思维和行为暗示的一种状态。另一种方法是使被试集中注意于某种能够闪光并被催眠师旋转的小目标上。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答案是明显的:催眠易感性中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大概15%的成年人中有高度的易感性,10%的成年人有高度的抵抗性,其余则处在两者之中。另外,催眠易感性较高的个体还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经常会做生动逼真的白日梦,对视觉影像更加敏感。他们非常专注,有沉醉于感觉和想象体验的倾向,常常从他人那里寻求建议和指导,而且他们希望能被催眠的暗示感化。一般来说,个体具有上述特征的程度越高,他们的催眠易感性也就越高。

一个催眠易感性高的人(接受暗示能力较强的人),如果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把它放在一个人的手臂上,说道:“这枚硬币是炽热,你被严重烧伤了!”果然,手臂上形成了二度烧伤。

但是是不是在催眠中任何事情都可以暗示?被催眠的人是不是被完全控制了,而做出伤害自己的或者违背道德的事呢?

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解答了人们的困惑。

实验一:一个少女在一名著名的催眠专家的催眠作用下很快进入沉睡状态,她在做着各种十分复杂的课题,后来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您瞧,H已经睡着了,而他的衣袋里有一只装着钱的钱包。把钱掏走吧,他不会发觉的!”尽管这个进入催眠状态的姑娘先前准确地完成了医生的十分复杂的课题,可是这一次却拒绝干这种事。又做了一次暗示,最后说:“我命令你这样做!”,在这之后,她也没有服从命令,尽管她一直在沉睡中,这时候却醒过来了。

实验二:让另一个进入催眠状态的姑娘去吻一个走进房间的陌生男人。对这个暗示的反应是神经性发作。这种发作立场被下面这个暗示所制止:“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安静地睡吧。”

这两个事例表明: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良心,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就会看到,这些品质要比催眠中的暗示还要强烈。

人真有传心术:

有一个人说,他能通过看一个人的后脑勺,使那个人转过身来。他的朋友说:“试一试吧!”

于是,他悄悄地坐到他的女朋友的背后,睁大眼睛盯住她的后脑勺。果然那个女人转过身来,她问道:“你在那里吹气干什么?”

那个催眠者的高兴神情立刻消失了。这件事,对于非常流行而又毫无根据地认为目光有力量的信仰,是一个令人信服的驳斥。

2、白日梦

白日梦是人处于觉醒状态下的一种典型的意识状态,它允许意识活动的重心从外部事物转移到内部的思想和形象。它可能发生在某一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例如,正在做数学作业,突然走神了,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一件事,随之思绪万千,沉浸于想象中。白日梦也可能发生在闲暇的时候。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过白日梦的经历。白日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可能是自己对未来的一种幻想。总的来说,白日梦是基于个体的记忆或想象的内容自发产生的,多与个人的经历有关。

白日梦的内容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类型:(1)愉快型。这是对现实感到满足、对未来方向明确而产生的充满希望的幻想。(2)焦虑型。这是对自己的工作、事业、婚姻等缺少把握和信心而产生的无力感、不定感及恐惧感。(3)痛苦型。这是由工作失败、受人屈辱以及个人无法补救的缺陷等所引起的幻想。

白日梦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1)单调生活的调剂作用。在听照本宣科的讲课以及不断重复的单调工作等情况下,既不能脱身,又无法集中注意,借助于白日梦可以打发时间。(2)开阔思路以解决问题。在完全清醒时,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知识经验的限制。而白日梦中的幻想世界是海阔天空的,你可以幻想可能之事变成不可能,也可以幻想不可能成为可能。事实上一些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作品与发明,就是在白日梦的意识状态下获得灵感的。而消极作用体现在:如果白日梦发生在生活过程中,则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导致做事效率降低,太多的白日梦也有可能让人脱离现实。

3、冥想

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识和良好状态。在冥想期间,人们也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中并调节呼吸,做出某些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对于冥想的可测量的效果存在一些争论。一些人认为正常的闭眼休息状态和特殊的冥想程序之间没有什么生理学的差异。冥想至少可以减少焦虑,特别是对那些环境中充满应激的个体。冥想的实践者已提出,有规律的练习某些形式的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个体获得启迪,并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

 

第二节 睡眠之谜

一、睡眠

(一)什么是睡眠

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这种静息现象可描述为:(1)没有主动的意识活动,自觉意识消失,如思考问题、回忆往事、展望未来等;(2)没有主动的行为活动,如运动、行走、谈话、写作等;(3)姿势固定,大多数是躺着,少数是坐着;(4)不能控制自己说什么(梦话)或做什么(梦游);(5)可逆性,在睡眠中很容易觉醒;(6)脑电图检查呈现出睡眠波形。

1、睡眠的状态

今天晚上您上床睡觉时,请试一试记住您是怎样入睡的,而明天早上注意一下您又是怎样入睡的,而明天早上注意一下您又是怎样意识到您醒过来的。很多人根本觉察不到自己是怎样入睡的和醒来的。另一方面,人是很敏感的,在等待这件事发生的时刻,也许,怎么也睡不着了。有一个这样的实验记录,写得是很有兴趣的:

“我请求和我同屋的人不要睡觉,在我入睡几分钟以后就把我叫醒,以便在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立刻记下自己的感觉。我是怎么入睡的。我惦记着,我在注意自己,听着钟的滴答声和狗的叫声。我回想起昨天的划船,后来我觉得,我在船上,但又立刻意识到,我是在床上并且应当注意自己是怎样入睡的。后来,我同屋的人开始推我。我告诉他,我还没有睡;可是他说,我已经打起鼾来,而且听不见他在叫我。”

“早晨我是怎样醒来的。小狗穆十卡的叫声越来越清楚。我感觉到阳光照在我的脸上,但我没有睁开眼睛,继续在做梦。我似乎正在乘火车,包厢里还有一只狗。突然,我明白了,我是躺在床上。我的眼睛睁开了一点,立即想起,我应当记下我是怎样醒来的。但我很不愿意把睡眠完全赶跑,并且闪过一个念头:“再多睡一会儿”后来想起,我已经决定锻炼意志,于是就起来了,并把一切写下来了。”

人在入睡和醒来是,意识状态是从清醒到完全失去意识,或者从完全无意识到清醒状态。

(二)睡眠的四个阶段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研究者们发现这两个阶段还可以再详细地分为四个睡眠阶段:即生理睡眠阶段,梦睡眠阶段,深睡眠阶段和台尔塔睡眠阶段。

第一阶段,生理睡眠。表现是作为睡眠者不承认自己进入睡眠,可能仍然能够觉察到周围的动静。如果有人问你是否醒着,你会说是。然而,脑电图显示你肯定进入睡眠: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均已下降,脑波也不再呈现平稳规则的阿尔法节律。这个阶段只有科学仪器能够证明你已经进入睡眠。

在这个阶段的人还有一些有意识的思维、回忆等。但是已经没有固定的思维,无法专心致志地思考那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其心理意象不全是觉醒时的思维,也不全是做梦的思维,其状态似乎介于两者中间。

你很容易被惊醒,例如听到有人提及自己的名字等,都会立刻醒来。醒来后,你会说根本没睡着。这段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

午睡、严重失眠者承认和满足于午睡非常重要。

第二阶段,梦睡眠阶段。即指第二阶段的呼呼大睡阶段。有些人此时可能还睁着双眼,当你把物体置于眼前时他会惊醒;但记不得他看过此物。

这阶段的睡眠者无论其眼睛是睁着还是闭着,眼球都来回移动,仿佛在看一场球赛。这个阶段,你的大脑比第一阶段更活跃,脑波的幅度和频率增大了。

这阶段你会作一些模糊的梦,但心理意象是零散的。如果突然被唤醒要回答在做梦,你会回答不上来。因为这期间你梦见的都是些转瞬即逝的,毫无联系的东西,那怕连最模糊的连续性都没有。

这阶段很容易被惊醒,而且醒来也会认为自己没有睡着。这阶段如果没有打扰的话,可持续20-30分钟,之后进入第三阶段睡眠。

第三阶段,深睡眠阶段,此阶段其实也有梦,只是不容易记住,醒来后睁开眼睛或隔三两分钟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这阶段睡眠有人最安稳,也有人不安稳。如果你有睡眠期间改换姿势的习惯,现在将是辗转反侧最厉害的时候。但是,如果你心里边有放不下的事,敏感的事,严重恐惧、忧虑、放心不下的事等,一旦梦到,可能立刻醒来,并且不再想睡。这阶段持续10-20分钟后,进入到四阶段。

第四阶段,台尔塔睡眠阶段。此时是无意识的最深的深渊。血压、脉搏、体温降至整个晚上的最低水平。脑波幅度再度增大,频率更慢。脑电图显示台尔塔图像:脑电波一点点慢慢爬上塔顶,然后跌入谷底;再慢慢往上爬。这被称作台尔塔波。这期间表现为眼动,身体动,要弄出很大的声响才能弄醒你。这时你眼球来回移动,有清晰的梦,并且一旦被叫醒,会讲出绝大部分梦境内容。

这阶段约为20分钟,然后再返回到第二睡眠阶段,再依次……不断地循环往复。

(三)睡眠中的警戒点

心理专家们研究发现,人在酣睡期间,整个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但其中有某个不受抑制并处于兴奋的部位,这就是“警戒点”。通过这个警戒点,睡着的人就可以保持与外面的联系。

有一位医生,在战争中为了抢救伤病员,一连紧张地奋战了几天几夜。好不容易安排他睡觉之后,突然从前线又运来了一批伤病员,需要立即叫醒这个医生。可是,不管人们是用手推他,还是往他脸上喷水,都难以叫醒他。这时一个卫生员在医生的耳边轻轻呼唤道:“医生,伤员到了,快醒来吧。”医生便立刻醒来了,又去抢救伤病员;另外,有的工人能在机器轰鸣中熟睡,但机器声突然停止时,他会马上醒来。

一位母亲一夜没睡,终于在他有病的孩子身边入睡,别人大声叫她,她也不会醒来,但只要孩子轻轻呻吟一声,他就能马上从睡眠中惊起。动物也有警戒点。蝙蝠睡觉时头向下悬挂着,并不落下;马站着睡觉的。睡着的章鱼,总有一条腿醒着,在“值班”。

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警戒点”的存在。

睡眠的警戒点是人类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在古代,人们经常受到野兽的威胁,即使睡觉时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久而久之,人的大脑中便保持了一个奇妙的警戒点,这个警戒点甚至在人酣睡时也是清醒的,所以有的人形象地称之为“值勤哨”。

警戒点的形式并不只有一种。不管是军医还是母亲或者工人,他们大脑的警戒点是通过外界的刺激而被唤醒的,自己本身并没有自动从睡梦中醒来,这种警戒点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此外,还有主动性的警戒点,即不需外界的任何刺激或提醒,可以自动地从睡眠状态恢复到清醒状态,这种警戒点在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的警戒状态。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平日里你六点钟起床,可是某日需要凌晨四点钟起床搭乘火车,那么不用闹钟一般人也会提前起床。

一般来说,形成主动警戒点的事情是人们提前知道将来一定会发生的,而且知道什么时间将要发生,潜意识里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样在大脑中事先就预留了一块没有被抑制的区域,所以人们可以主动醒来。

而形成被动警戒点的事情出现一般是不定时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只知道这件事将来有可能要发生,所以只有等到它发生的时候,才会醒来。

人们心之所系、密切关注的事情才能在大脑中形成警戒点

警戒点是有选择性的,不是随便一件事情就可以成为大脑中的警戒点,一般是人们心之所系、密切关注的事情才能在大脑中形成警戒点。有一个有趣的实验,给睡眠者反复播放有许多人名的磁带,睡者惟有听到正与他热恋的少女的名字时,脑电图才发生变化,皮肤电也有变化。而且,警戒点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大脑中的警戒点也可以不止一个。像公务繁忙的人,比如公司里的CEO,有时可以好几件紧急的事情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警戒点。

警戒点最初只是让人类在睡眠中可以自我保护。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警戒点除了它最初的作用外,还可提醒人们注意到重要的事情,完成必要的任务。因此,人类的警戒点的作用就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当人们需要完成关键的工作时警戒点的钟声就会响起。

正是由于人类大脑中有了这种警戒点,才使人们的意识与客观事物经常保持着联系。人们能随时注意到各种新的情况,特别是那些突如其来的事态。股民对股市的涨幅特别敏感,大公司的倒闭或破产他们就会最先注意到,就是这个道理。

(四)睡眠的功能

第一,保护功能。当黑夜降临时,我们的祖先在此时外出打猎或者食物采集是很危险的,免受伤害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山洞里睡觉。显而易见,我们睡觉是为了适应生态环境。大象和马每天睡3~4个小时,大猩猩睡12个小时,猫睡4个小时,对每天睡20个小时的蝙蝠来说,每天除了吃和睡以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了。

第二,恢复身体机能。它可以帮助我们修复身体组织,特别是脑组织。在清醒的状态下,活跃的大脑会分泌某种化学腺苷来抑制可以令我们感到疲倦的特定神经元的活动。睡眠过程中,腺苷的浓度逐渐下降。当我们睡眠时,大脑不再活跃,它会修复和重组自己并且巩固记忆。

第三,促进生长。在深度睡眠中,垂体腺会释放生长激素。进入成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激素的分泌会越来越少,并且深度睡眠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睡眠缺乏会压制对抗疾病的免疫系统,还会损伤记忆。而且,慢性的睡眠缺乏还可以改变新陈代谢和荷尔蒙的功能,使人过早老化,产生肥胖、高血压和记忆缺失问题。如在睡眠剥夺实验中,让被试持续200小时保持清醒状态,结果发现,睡眠剥夺虽然没有带来长期影响,但被试只要遭受了轻微的睡眠剥夺,就会变得萎靡不振、易怒,不能集中注意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下降。不过,如果被试接着可以正常入睡,几天就能恢复到睡眠剥夺前的状态。也就是说,这种暂时睡眠剥夺并不会给大多数人带来永久性后果。但是,睡眠缺乏的确会让人变得急躁、易怒、反应迟钝、身体能力降低和学业成绩下降。另外,假如我们在昏昏欲睡时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驾驶),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

(五)关于失眠

1、失眠

很多人都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经历,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失眠。大约有40%的成人报告过自己有过失眠的经历。失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眠发生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或场合,如高考前夜,刚到一个新环境等。

对于某些人来说,入睡难的问题显得很有规律,并对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这时候失眠成为一种病症,称为失眠症。一般来说,失眠症患者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而且夜间经常醒来,每天的睡眠没有规律。

失眠通常会伴随其他方面的问题,最常见的是精神失调,如焦虑、精神抑郁等。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及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个体在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而且感到无精打采,脾气也会变坏。

2、导致睡眠障碍无非认知和情绪两大原因。

(1)自我暗示性失眠(认知过程):先产生一个认知活动(明天重要考试,我肯定睡不着)——焦虑担忧不止—寻找种种证据、事实、迹象表明我确实一考试就无法入睡--更高焦虑担忧—寻找到更不利于自己睡眠的理由、证据……如此循环下去……。

(2)情绪波动引起失眠:最初是由于一种情绪的产生而引起失眠:

1.条件反射性睡眠恐惧——到睡眠时就害怕或焦虑。

⒉ 对不合理干扰的过敏情绪反应导致失眠。

⒊ 灵感涌现导致失眠。

⒋ 预期重大事件、重要时刻导致失眠。

⒌ 急于入睡或期待尽快入睡导致失眠。

6、对不能及时入睡现象有过敏性反应导致失眠。

3、失眠的治疗

对失眠症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服用安眠药和饮酒,但这两者又会使失眠问题越来越恶化。因此,睡眠专家提出了一些不需要服药的自然选择的方案:

对于失眠可以采用一下几种行为治疗的方法:

(1)刺激控制。刺激控制是最有效和最简单的方法之一。采取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建立稳固的身体节律,可大大改善睡眠。每天按时起床和睡觉十分重要,包括周末。另外在床上严格杜绝做除睡觉以外的任何事。不要在床上学习、吃东西、看电视。

(2)睡眠限制 。即使你第一天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也别晚起,白天睡觉别超过1小时,傍晚别睡觉,晚上也别早睡,一直坚持到正常的睡眠时间再上床。在正常的上床时间之前限制睡眠,就不会破坏你的睡眠节律。

(3)放松。用有效的身体或心理策略进行放松以降低觉醒程度。比如,肌肉放松、冥想或用平静的想象来驱逐焦虑。

(4)锻炼。白天的身体锻炼可改善失眠,最好是睡觉前6小时的时候做。睡前避免做剧烈的运动,要非常轻微的锻炼才有助于睡眠。

(5)进食。食物的种类也会影响睡眠。要促进睡眠,吃一点淀粉为主的小点心,包括曲奇、面包或谷类食物等。

(6)避免使用兴奋剂。避免使用咖啡因和烟,也不要饮酒。

二、揭开梦的神秘面纱

(一)关于梦

心理学认为,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正在睡眠的人的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梦境的不连续性,即梦中的思想、行为或情景会突然变成与原来无关的其他的思想、行为或情景。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是由于由于大脑皮质个别没有被抑制的部位还在工作的缘故而产生一些鲜明的表象。

在睡眠的第四个阶段,人类的梦比较连续,如果被唤醒,会记住绝大部分的梦境。

但是不是所有的梦都能被记住的。

在白天的火车包厢里,上铺上有一个人正在酣睡,突然间,他开始讲话了,做了一个很长的鲜明的演说 ,为一个被告做辩护。他说完后又酣睡起来。当他醒来,同伴问他,”您做了什么梦?”他答道,“什么梦也没做,睡得像个死人似的。”原来,他是个律师,乘车去参加法庭审判。

梦不仅是意识状态,而且还是心理现象。因而不光是人才做梦,狗也有它们自己的梦。他可能会在梦中哼唧、狂吠、甚至移动它的腿,好像在跑似的。

(二)关于梦的几种观点

对梦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程。

关于梦的认识有几种观点:

第一:梦如篝火余烬。这种观点以巴普洛夫为代表,建立在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认为梦是睡眠时,大脑皮层总体上停止了活动,而少数地方还有微弱的活动,想熄灭的篝火中零零星星的火星。白天看到的形象毫无秩序地呈现在眼前,就是梦。而但谈到梦与生理的关系,比如饥饿时梦见食物,渴会梦到水,他们认为只是人对内外刺激的反应,只是指出了我们症感受着一种刺激。

第二:预兆吉凶

梦就如同报喜的喜鹊与报丧的乌鸦。但是这些梦不是直接说而是用一些隐晦的暗示。

例如:《晋书》中记载,曹操曾梦见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他认为这是预示着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三马)父子将篡曹(槽)氏与天下,还警告曹丕要留意。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刚刚要起兵反叛隋朝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掉到床下,并被蛆吃。自己以为是要死的预兆而不敢起兵,而手下的一个人解释说:”落在床下,是陛下,被蛆吃,是表示众人要依附于你,这个表示你要做皇帝。”听完后,李渊放下的起兵,推翻了隋朝,当上了唐朝的皇帝。

西方中,也有与此相似的观念。比如在《旧约》中埃及法老梦见7只健牛,随后有7只瘦牛出现并把健牛吃掉。约瑟夫告诉法老:这预示着将有7个丰年,随后有7年灾荒年。它们把前7年的盈余全部耗掉了。

第三:梦是心灵之旅

在心理学科学还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梦是灵魂之旅,即人的灵魂离开身体后的经历。圭亚那印第安人认为:梦中的人是暂时离开肉体的灵魂,所以人要为自己在梦里做的事负责。比如:一个人如果告诉别人,我梦见了拥有了你的土地,那么对方就要拱手把土地让给他;在梦中被人打伤,醒后要去报复,梦中打伤了别人,醒后要去道歉。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观念。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元稹相隔遥远的双方在同一天梦到了到同一个地方和对方一起游玩。使得双方非常坚信梦是真的,双方的灵魂因为相互想念而到了同一个对方相聚。

直到今天,中国90年代的农村依然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丈夫梦见妻子与某男人性交,于是赶紧跑到妻子所住的的地方,一个看青的棚屋,问谁来过。虽然妻子说没有人来过,他还是不相信,后来竟然杀了那个梦里出现的人。

第四:醒梦皆虚幻

最富哲学色彩的古印度人,认为梦可以成为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的现实,而同时我们的“现实世界”本质上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所以印度人认为梦与现实一样,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虚幻的。

典型故事: 《婆喜史多瑜伽》中的故事

在北旁多瓦的繁华国家里,有一个叫作拉瓦罗的仁慈的国王,他生于高贵的何梨坎多家族。一天,一个魔法师向国王鞠躬并且说:“陛下,您坐在王位上瞧瞧这种奇妙的把戏吧。”魔法师挥动他的孔誉羽毛的魔杖,一个来自信德的人造来了,牵着一匹马;当国王盯着那匹马时,他仍然在他的王位上呆着不动,他的目光呆滞,就像陷入了沉思。他的朝臣很担忧,但他们仍然保持沉默。凡分钟后,国王醒来了,从他的王位上掉了下来。他跌倒时仆人们连忙扶住他,国王迷惑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谁的宫殿?”

直到他最终恢复感觉后,他讲了这个故事:“我骑在马上瞧着魔法师挥动的魔杖。我产生了骑在马上独自出去打猎的幻觉。走了好远,我到了一个大沙漠,穿过沙漠到达一片丛林,在树下一只爬山虎袭击了我,我的臂膀挂到了树上。我挂在那里,马从我下面走过去了。我在树上呆了一晚,没有睡觉,感到恐怖。我挨到第二天,看见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子拿着盛食物的坛子,因为我很俄,我请她给我点吃的。她告诉我她是个贱民,说如果我娶她,她便给我食物。我同意了,在她给了我食物后,她把我带回了她的村庄,我在那里同她结了婚,咸了一个收养的贱民。

她给我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我同她在那里过了6年,穿着发臭的、发霉和长满虮虱的缠布衣喝着我杀死的仍带微温的野兽的血,吃着火葬场地上的腐肉。虽然我是王父唯一的儿子,但我老了,头发灰白,衣衫褴褛,我忘记了我是位国王;我越来越坚信我是个贱民。一天,当一场可怕的饥荒。一场巨大的干旱和森林大火发生时,我带我的家眷逃进了另一片森林。我妻子醒着时,我对我的小儿子说:‘来烤我的肉吃。’他同意了,这是他维持生命的唯一希望。

我被肢解了,当他准备好了烤我的肉用的柴堆,正要把我抛进柴堆时,在这关键的时刻,我,这个国王从王位上掉下来了。于是我被。‘好哇!好哇!’音乐般的呼喊声所惊醒。这是魔法师给我编制的幻觉。”

当国王拉瓦罗讲完这个故事时,魔法师突然消失了。于是朝臣们都惊愕得睁大了他们的眼睛,说:“天呀,这不是魔术师;这是神的幻觉,使我们认识到物质世界纯粹是个精神幻象。”

国王准备第二天真的去沙漠,决心去再次找到那他精神意象中反映的不毛之地。他与他大臣们一道,沿途跋涉直到找到一块和他梦中所见到的一样巨大的沙漠,使他惊奇的是,他发现了所有他梦见过的事物:他认识了他曾是他的熟人的贱民猎手,他找到了那个收养他为贱民的村庄。看到了这个与那个男子。女子,所有人们使用的东西,干旱袭击过的树林,失去父母的猎手的孩子。他见到了曾是他岳母的老妇人。他问她:“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你是谁?”她给他讲了个故事:一位国王来这里同她的女儿结了婚,他们有了孩子,后来国为干旱,全村人都死光了。国王十分惊愕,满是怜悯。他问了更多的问题,她的回答陡他确信,这个女人所讲述的正是他当贱民时经历的故事。于是,他回到了城市和他的王宫,人们在那里欢迎他的回来。

所以在印度人的梦观与世界观中:没有什么“现实的事件”,人的精神在梦中,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种种事件,对他的精神来说,是的确发生了。他们把现实世界看做是许多人做的一个梦。这种观点与中国的庄子同出一辙:我曾梦见了自己是蝴蝶,醒来后想,是庄周做梦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成了庄周。

第五:梦如x光机:中国古代医生认为:猛士身体的状态或病变的反映。早在2000年前,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一书当中对梦的形成原因就进行了正确、系统的描述:“正邪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第六:梦是思想和愿望的化身

另一类观念认为梦是思想和情绪、愿望等引起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所以就有了很多解梦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梦是愿望的满足;荣格的梦是自然的真理,是“我们心中的原始人”用梦来显示自己;弗洛姆的梦是象征性的语言;阿德勒的梦是自我催眠;

释梦练习:一个面色苍白的女孩走进咨询室。她大约二十五六岁,皮肤白得有些不协调。她是因为最近总是无缘无故的呕吐,身体检查都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医生建议她看心理医生。她在各种提问面前都是声音低低的,始终没有抬头看咨询师,而且提问也都被她漠然的挡了回来。朱老师决定从梦入手帮助她。

女孩子讲得一个梦:她在看一本连环画,但画像电影一样会动的,故事的主人公爬过有嵌满了竖起的玻璃片的墙头,和她一起爬得是几个陌生的男人。他们也许是想去偷什么东西。这时仿佛他们被人发现了,女主人公也想和那几个男人一起往外逃。可是,那几个男人很轻松地就翻过了墙头。女主人公很张惶地看看着他们。同时,她的双臂上抱着一个已死的婴儿。

整个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个女孩的梦?

 

第三节 注意

一、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他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二)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共有特性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心理过程而单独存在。注意伴随着一切心理过程的产生、发展和结束。任何心理活动的进行又离不开注意。注意的指向性使心理活动指向一个特定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使心理活动得以维持。所以,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

(三)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注意能让人们在众多的客观刺激中选择主体需要的、与活动目的一致的、人感兴趣的刺激,避开并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它充分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人究竟选择何种刺激与他的特点、需要、情感和知识经验等有关。

2.维持功能

注意是一种比较紧张和持续的意识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才能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对选择的信息进一步加工处理,并使之保持在头脑中。

3.调节和监督功能

这是注意最重要和最富有意义的功能。注意的主体可以根据活动的目的调节注意对象和活动的方向,集中使心理活动能稳定的进行,防止分心。注意保证人对客观事物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和更精确的反应,使人们掌握知识、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的心理条件。各种活动中的差错和漏洞,只有在注意状态下才能被发现和纠正。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状态下,常常伴随着特定的行为变化,有时通过观察就可以了解个体的注意状态。一般来说,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动作出现。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当我们注意一个物体,会“注目凝视”;注意一种声音,会“侧耳细听”;在我们专注于回忆往事,思考问题时,常会“眼神发呆,若有所思”。当然,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就是个体能够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运算或操作,这也说明个体正处于积极的有意注意状态。二是无关动作停止。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因此,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不会总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三是呼吸运动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常常是轻缓而均匀,有一定的节律。但有时在紧张状态下高度注意时,常会“屏息静气”,甚至牙关紧闭,双拳紧握。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如静夜的火车汽笛声,大街上突然传来的警车或救护车尖锐的叫声。这些客观刺激物的突然出现或变化使我们不由自主去注意它。这种注意的发生既不在我们的预期之内,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主要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主体自身的特点。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第一,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可以是绝对强度,如巨大的响声、浓重的气味、强烈的光线等;也可以是相对强度,指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刺激强度的对比,与绝对强度相比,相对强度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例如,深夜中的烛光、寂静时钟表的滴答声甚至心跳的声音都有可能引起人的注意。

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性也有绝对新异性和相对新异性之分。绝对新异性是指该刺激在人的经验中从未有过。一直在北方生活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南方,看了很多没有看到的水果,这些对于他来说都很新奇,从来未见过,自然而然的会引起他的注意。相对新异性是指人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但眼前刺激物的某一属性有了一定的变化或重新进行了组合。例如,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吃过馒头,馒头本身并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但是当厨师把它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相对而言,相对注意更能引起和保持人们的注意。

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运动变化着的刺激物比静止不动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例如,街边的商铺在夜晚,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常在自己的招牌上安装闪烁的霓虹灯。教师讲课时常在讲台上走动,说话声音时快时慢,抑扬顿挫,有时会突然停顿,这些变化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四,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除了强度之外,还有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方面等。例如,在走来的一群人中,有一个个子高出别人很多的人;在一片草丛中长出一朵红色的小花。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强烈、明显的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2)主体自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客观刺激引起的,但也与人本身的状态有关。

第一,凡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无意注意。喜欢体育运动的人走在正在进行比赛的场地前,就会驻足停步观赏起来,乃至忘掉自己当前所要做的事情。

第二,已有的知识经验。新异的刺激虽然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但如果超出了个人经验的范畴,就会被个体当成不可思议的未知物而不予理睬。只有那些让主体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不能完全理解,但稍加努力又能弄懂的事物,才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第三,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人,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无意注意,而疾病缠身或过于疲惫的人,则容易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乏味。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无意注意,人在心境开朗、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

1.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既定的目标任务,它的产生和维持需要意识的调节与控制。例如,很多人对学习英语没有直接的兴趣,觉得学起来很枯燥难懂,但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对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通常也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注意,使之保持在英语学习的活动上。

有意注意是人的能动性、积极性、自觉性的高度体现。它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注意状态,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目的任务要明确。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活动的目的越明确、具体,任务的理解越深刻,也就越能把注意维持在与目的相符的活动上。例如,在学习每一章节时,教师都会告诉学生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这都有利于学生将注意集中在重要内容的学习上。

第二,合理地组织活动。合理的组织活动,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例如,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引起和加强有意注意;教师还可教给学生“自我提醒”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第三,克服困难。面对无关刺激的干扰,意志坚强的人就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自觉保持有意注意,能够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和任务。相反,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屈服于困难,很难维持自己的有意注意,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三、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稳定性

1.什么是注意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于同一个对象,活动所接触的对象和活动本身可以变化,但活动的总方向始终不变。例如,学生在45分钟的上课时间内,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外科医生在连续几个小时的手术中聚精会神地工作,这些都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

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必须具有稳定的注意,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工人必须具有稳定的注意,才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可以说,没有稳定的注意,人们就难以完成任何实践任务。

人在注意感知某一事物时,不可能长时间的保持稳定,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现象。短时间的注意起伏一般不会影响完成复杂而有意义的任务。但是长时间的注意起伏(15~20分钟),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感知的对象。根据注意起伏的规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计划地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的活动形式发生变化,以使学生的注意保持相对的稳定。

注意的稳定性对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工作,如速记、校对等,对注意的稳定性会有更高的要求。

2.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或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如果注意对象是内容丰富、活动的、多变的,注意的稳定性就容易维持;如果注意对象的内容是枯燥的、静止的,那么注意就难以稳定。例如,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部电视剧上要比长时间集中在一张图片上容易。

注意的稳定性与个体主观状态有一定的关系。兴趣广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等,也是工作高效率的保证。注意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持续稳定的注意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持续稳定的注意是工人正确地进行生产操作,排除故障与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总之,人们进行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注意的稳定性。

使注意对象多样化,不同活动交替进行。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情况下,提高刺激的强度和延长刺激的作用时间,有助于注意的稳定 。在一定范围内,注意的稳定性是随着注意对象的复杂性增加而增高。

(二)注意的范围

1.什么是注意范围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广度。心理学家用速示器在0.1秒内向被试呈现黑点、数字、字母、图形、汉字等视觉刺激物,研究注意的范围,结果发现,被试在0.1秒内注意到的圆点数量为8~9个,不相关联的外文字母为4~6个。刺激物数量越多,判断的错误越多,而且趋向于对刺激物数量的低估。

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注意的范围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在知觉任务相同时,注意对象的自身特点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会有很大的波动。一般来讲,被注意的对象分布越集中,排列越整齐规则,注意的范围也就越大。反之,被注意的对象越分散,杂乱无章,相互不关联时,注意的范围也就越小。注意的范围还和活动任务要求有关。如果活动任务复杂,要完成的程序多,则注意范围小。如果活动任务单纯,操作简便,注意范围就广。注意的范围还与知识经验有关。如专家读专业资料时,阅读速度比普通人快,这是因为他们的相关知识丰富,专业训练有素,因而把握阅读资料的信息量就比非专业的人要大,注意的范围也就更广,阅读速度就比普通人快。

(三)注意分配

1.什么是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是完成复杂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例如,课堂上,学生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笔记;老师一边讲课一边组织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注意分配。

2.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首先,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只有活动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互作用的关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可以形成动作系统,实现注意分配。如果活动之间毫无关联,甚至相互对抗,那就无法形成动作系统,也就不可能实现注意分配。

其次,注意分配与主体对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操作的自动化水平有关。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至少有一种以上的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高度自动化的程度,那么不需要投入太多注意就可以完成,这时实现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容易;相反,就很难实现注意分配。

(四)注意转移

1.什么是注意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地把注意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个体活动任务的不同,注意的活动和对象也在不断发生转换。例如,学生在听完两节英语课后,必须把注意转移到下两节的数学课去。如果他还停留在对英语课的回味中,那么就不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注意转移的快慢依赖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越缓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例如,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很精彩,每个人都被深深地吸引,并且产生了情感共鸣,第二节课已经上课,甚至上课好长时间了学生还仍然没有走出上节课的影响。

注意转移依赖于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如果新对象比较新颖,符合注意者的需要和兴趣,那么注意的转移很容易实现,反之,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例如,一个正玩电脑游戏的孩子,听到自己喜欢的电视动画片开演了,可能会离开电脑,将注意力转移到看电视上。

注意的转移也和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神经类型灵活性高的人比不灵活的人更容易实现注意的转移,自控能力强的人比自控能力弱的人更善于主动及时地进行注意的转移。主动而迅速地进行注意的转移,对各种工作和学习过程都十分重要。有些工作要求在短时间内对各种新刺激作出迅速准确地反应,对注意转移的要求尤其高。例如,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在起飞和降落时的五六分钟之内,注意的转移就达200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