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心灵鸡汤»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恐惧症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恐惧症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存在着一种人际交往的困扰,他们感觉社会复杂,难以处理人际关系和融入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厌烦和现实中的人交往,尤其缺少和长辈的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宅”文化开始相当流行,一些年轻人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上的社群认同感,而面临现实交往的困难。但现实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学校有老师同学,工作中有同事,家里有父母,社会上有种种关系,这些都不是网络可以替代和转换的。

这种现象从反面印证了最近的一些现象,如有关职场和人际关系的书非常流行,如谍战剧《潜伏》被当做人际关系和职场的教科书。这说明了不少年轻人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一方面他们畏惧交往,觉得别人精明,过于利己,难以沟通。由此出现了恶性循环,由于交往能力不足,自己的现实处境难以改观,对社会的期待和梦想难以找到支点,变得消极失落,产生“抱怨文化”。另一方面,这些年轻人又必须和他人在现实生活中交往,也希望这种交往对自己有所帮助,期望自己在现实中被人们理解和欣赏,受到关注和认可。二种情绪交织激荡,普遍地存在于“80后”、“90后”之中。

由于“80后”、“90后”是独生子女一代,本来就缺少兄弟姐妹从小的交往,同时中国的中小学学业压力较大,对于参与社团活动,建立社会交往的训练和要求不多。家长对于孩子往往过渡宠爱和关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处于缺少对社会现实状况的基本理解和认识的状况。这使得青少年缺少人际交往的基本训练。

如果对于人性缺少起码的理解和认识,人际交往就会出现困难。年轻人对社会缺少经验,缺少对现实的了解是难以避免的,在社会中出现调试不良也是一个几乎必经的阶段。建立对社会较为客观的理解,对于人情世故有更多的体会,也是必须的。这既需要有现实的交往经验,也需要一般性的对于人性复杂性较为客观的知识和礼仪等方面的修养。前者是实践,后者是观念,二者都需要,但我们在这方面的培养都有所不足。

我们对于价值观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表述往往偏于理想化,这当然是必要的,也是社会必须的价值追求,对于青少年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还缺少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际交往方式的传播,用过于理解化的方式理解一般的社会和人性就会造成青少年用过于理想的方式看待社会,一旦进入社会发现人际交往的方式其实并非非常理想化,就会极为失落,产生对于社会的愤懑。比如我们仅仅告诉年轻人理想化的价值观,如为人无私奉献,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反而使一些年轻人认为社会和家庭应该对他无私奉献,而他仅仅是索取。他们不了解一般情况人际交往需要有来有往,需要相互关心,而不是单方面的。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对于年轻人参与的社会和人际交往更加关切,一方面让他们多参与社会生活,多接触社会现实,多理解国情和社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对于人性的复杂性也应该有更多现实的阐发和分析,在追求理想化境界的同时,对于现实人性的表现应有更多的体认。

(作者: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和研究。著有《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从从现实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等论著多种。)

以上摘自《环球》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