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历史之旅» 友谊塔:世界上有一种鸟叫和平鸽(三)

友谊塔:世界上有一种鸟叫和平鸽(三)

三巨头最后一次聚会,在1945年7月,即雅尔塔会议五个月之后。会议的发起者,改为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说,三大国首脑,轮流当了一把主持人。

彼时,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更加重大的变化:1945年5月7日,德国法西斯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5月11日,因为罗斯福已经去世,丘吉尔向新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建议,邀请斯大林举行三方会谈,地点定在德国柏林附近的小城波茨坦。

会议在采琪莲霍宫内举行。此宫是德皇威廉二世为长子和长媳所建,并以长媳的名字命名。会议的议题,一是讨论德国投降后欧洲问题的处理,二是敦促日本像德国那样无条件地投降。

然而,1945年7月 28日,波茨坦会议还没结束,丘吉尔就在大选中下台,英国派新任首相艾德利前来接替他开会。于是,从德黑兰开始,三次最高统帅会议,像体育竞赛一样不断地中场换人,唯有斯大林是没有退过场的三朝元老。

两天前,会议曾以美、英、苏三国政府的名义,正式发布了一个逼迫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这个公告,其实暗含了英美两国对苏联未履行诺言的不满。因为苏联此时仍未履行上次会议的承诺,仍未对日宣战,三国首脑也就没在公告上签字。想不到,公告发布的第二天,日本政府竟公开表态说,他们拒绝接受什么《波茨坦公告》。这显然是在挑战三大国的权威,8月2日,在波茨坦的采琪莲霍宫内,英美也就不再与苏联计较,三大国首脑一起在《波茨坦协定》上签了字。

彼时,杜鲁门对付斯大林的办法,就是对他不说实话。波茨坦会议前一天,美国私下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试验。这么大的动作,竟无人知晓。会议期间,杜鲁门以试探的口气,与丘吉尔小声嘀咕了几句,两个人都赞同使用原子弹,却没有说何时可以使用原子弹。也许是想叫苏联快点对日宣战,会议结束时,杜鲁门最后一个告诉斯大林,美国造出了一种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新式武器,并且向他暗示,美国有可能用这种武器打击日本。

在斯大林看来,这是杜鲁门故意在羞辱他。正因为如此,波茨坦会议就成了美苏紧张的开始,也成了冷战时代即将到来的标志。

1945年8月6日,杜鲁门果然动手了,他下令向日本广岛投了一颗原子弹。这让一直按兵未动的斯大林陷入了被动,他想,如果美国再扔下一颗原子弹,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有可能马上结束。如果蒋介石把功劳记在美国账上,就会作出一个让苏联无利可图的决定,他就再也没有出兵东北的任何借口。

于是,广岛遭原子弹轰炸两天后,1945年8月8日,斯大林正式对日宣战。8月9日零时,苏军数千辆坦克冲锋在前,万余门大炮,上千架轰炸机,一齐指向日本关东军阵地。不出一周时间,盘踞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主力就被苏军全线击溃。就在斯大林出兵东北之际,美军轰炸机飞越太平洋,向日本的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然而,彼时的斯大林,早已是势如破竹,胜券在握。

雅尔塔会议是德国的末日,波茨坦会议是日本的末日。可是,上次的雅尔塔会议无视中国的存在,令南京国民政府非常生气。蒋介石也不是好惹的,他的政府马上就与苏联展开了外交行动。1945年6月30日至7月13日,即波茨坦会议之前,蒋介石派出的代表已就雅尔塔协定,在莫斯科与苏联举行谈判。中方是宋子文和蒋经国,苏方是斯大林和莫洛托夫。

谈判重点,首先是外蒙问题。国民政府代表言辞坚定,毫无退步的意思。可是交锋了几个回合后,却又不得不作出了原则性的让步。另一个重点,就是大连和旅顺口的问题。苏方声言,要将这里划入苏联的军事区,并给出了一个交换条件:苏联将承认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且不再援助中国共产党。

既然被人家偏向着,国民政府的代表就有点无话可说,只是未等他们笑出声来,苏联马上提出了另一个要求,除了旅顺口和大连,他们还要控制中国东北的两条铁路:中东铁路和中东铁路支线。这个要求,国民政府无论如何也不答应,谈判就陷入了僵局。正好赶上斯大林要去参加波茨坦会议,中苏之间的一场交锋,就这么草草收场。

然而,斯大林对中国的算计并没有结束。苏军席卷东北的第二天,斯大林就主动约见了宋子文 。两个人一见面,斯大林就警告宋子文说,国民政府最好尽快与苏联达成协议,否则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就要进入满洲了。斯大林在国共之间的骑墙之姿,至此已纤毫毕现,他终于向国民党政府亮出了苏联的最后一张王牌。

遭到吼吓的宋子文,立刻成了李鸿章第二。他认为斯大林绝对能做出来,只好满口答应了苏方的要求。于是,就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天,斯大林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了字。为向蒋介石表示诚意,斯大林还下令召回了苏联驻延安的苏共代表,那几位正与中共密切合作的苏联人,离开的时候连无线电台也拆了带走。随后,斯大林就邀请蒋经国访问苏联。这一切,都是背着中共干的,毛泽东对此毫不知情。

 

斯大林的醉翁之意,在于蒋介石背后站着美国,而斯大林想让蒋介石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国家与国家,肉眼看不见的黑幕,不知有多少重。可是,斯大林与蒋介石最后还是撕破了脸皮。1946年1月13日,国民政府宣布:凡东北境内的一切敌产,均为中国政府所有。得知此事,斯大林大为光火,马上叫苏军驻东北司令官转告蒋介石,如果苏联能得到日本在东北的企业一半股份,则设备可以留下,不然就将全部拆运回国。蒋介石竟不屑一顾,斯大林就此与国民政府断了往来。于是,在斯大林的命令下,驻在东北的苏军改行做起了拆卸工和搬运工,苏军也因此给自己留下了抹不去的骂名。

回望二战历史,由三大国首脑自导自演的三次聚会,只不过是三大国利益瓜分的现场会。相比之下,英国没得到什么大便宜,反而就此露出落魄衰弱之气;苏联强迫东欧各国向其俯首称臣,却为后来的天鹅绒革命埋下了不祥的伏笔;只有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成了暴发户,一跃而上,把世界老大一直做到今天。

其实,不管三大国如何分赃,柏林墙倒塌后,曾经分崩离析的欧洲走向了一体化,就是对那三次聚会的无情嘲讽。万里之外的旅顺口,尽管在最后一次会议不久就被苏联红军解放,尽管心怀一丝感激的人们在友谊公园内建了一座解放塔,旅顺口真正的自由,却并没有如期而至。

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