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心灵鸡汤» 心理学基础知识(二)

心理学基础知识(二)

第二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

一、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事物的个别属性是指客观事物最简单的物理属性(颜色、形状、软硬、光滑、粗糙等)和化学属性(易挥发与易溶解物质的气味或味道)以及有机体最简单的生理变化(疼痛、舒适、凉、热、饥、渴、饱等)。任何一种感觉都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通过感觉,人们可以认识外界事物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属性,也能认识自己机体的状态,如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等。借助于感觉获得的信息,人们就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认识活动,如记忆、思维等。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实验表明,在动物个体发育的早期剥夺感觉,会使动物的感觉功能产生严重缺陷;人类也无法长时间忍受全部或部分感觉剥夺。感觉剥夺会使人的思维过程混乱,出现幻觉,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感觉剥夺”实验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人通过“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证明: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过程中将被试安置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通过各种措施阻断被试所能接受到的各种信息,通过手套阻断手部的信息输入,耳机阻断声音输入(在必要时可以与话筒配合与主试交流)、护目镜阻断视觉信息的获得,实验过程要求被试尽可能长时间地躺在柔软舒适的床上,手脚被纸板卡住不能移动。但每天可以获得20美元的报酬(吃喝等生活问题由主试安排)。

实验开始时被试还能够安静地睡眠或思考一些没有时间思考的问题,但稍后被试开始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不连贯,开始用两只手套互相敲打,以便寻求刺激,甚至出现幻觉、神经症状。很少有被试会在这种环境中坚持3天以上。这个实验充分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感官漫不经心所获得的信息对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感觉过程

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三)感觉的种类

依据各种不同的标准,可将感觉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机体外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平衡感觉、运动感觉和内脏感觉等。

二、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每一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阈限来衡量。绝对阈限的值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阈限的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小。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公式表示为: E=1/R 其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视觉晴朗夜晚时可看见48千米外的一只烛光(10个光子)

听觉安静环境中可听见6米远处手表秒针走动的声音

嗅觉可闻出在三居室中洒一滴香水的气味(1/10万毫克)

味觉可尝出在7.5升水中加入的1茶匙糖的甜味

触觉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面额上即有感觉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也称为最小可觉差。最小可觉差是测量两种感觉心理差别程度的数量单位。差别感受性可以用差别阈限来衡量。差别阈限的值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阈限的值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二)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对一定感受器的刺激有时间和空间两种模式。空间模式是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各部分受到刺激的情况,如几种溶液同时作用于舌面的不同部位;时间模式是指某一特定感受器受到刺激的顺序。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就是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

(1)后象

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由兴奋过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存在于各种感觉之中,在视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视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后象保持刺激物所具有的同一属性;负后象则与原刺激物所具有的性质相反(图4—1)。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2~3分钟,然后闭眼,就会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象。如果继续注视,便会有一个黑色的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这就是负后象。

感觉后象可以使人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例如,人们看电影,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看到的却是联贯的动作、活动的景物,这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而颜色的后象则是原刺激的补色。

(2)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当人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分辨出物体的轮廓,约40分钟后,周围的一切更加清晰,这叫暗适应。暗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而当人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约2、3分钟以后视觉才能恢复正常,这叫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听觉适应也很普遍,例如,去参加一个舞会,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待2、3分钟后,会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说的是嗅觉适应。不同的刺激,嗅觉适应的时间不同,有的只需1、2分钟,有的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触压觉的适应较快,也较明显。例如,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温度觉的适应也较快,大约3、4分钟后便能感受到。但痛觉却是很难适应的。因为痛觉是伤害性信号,如果能够适应的话就会危及有机体的生存。因此,痛觉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3)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一灰色放在黑色的背景上显得亮些,放在灰色的背景上显得暗些,这是无彩色对比。灰色的对象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有绿色的感觉,而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又有红色的感觉,这就是彩色对比(图4—2)。彩色对比的结果使刺激对象向背景的补色方向变化。颜色的对比又分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刺激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是同时性对比,刺激相互作用产生的对比是继时性对比。视觉对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视觉对比的存在,人类才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廓和细节,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于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内容相当复杂,这里仅讨论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联觉、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这三个问题。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之间相互影响的共同规律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生活中,人们能体验到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如果闭上眼睛,捏住鼻子,人们将分不清嘴里吃的是苹果,还是土豆。

(2)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看见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3)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以后,其他感觉会予以代偿。这就是不同感觉的代偿作用。即使感觉器官有缺陷或受损伤,其他没有缺陷或没被损伤的感觉器官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特殊训练,其感受性就可以提高,从而对有缺陷或受损伤的器官起补偿作用。例如,盲人由于不能用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因而他们多依赖于听觉、触觉等来获得信息,于是,盲人的听觉、触觉比一般人要敏锐。就像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不同感觉之间之所以能够互相代偿,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三)感受性的发展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人的感受性会随之逐渐发展。感受性的发展主要依赖以下几个条件:首先,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行业的工作者,由于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相应的感受性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有经验的磨工能看出0.0005毫米的空隙,而常人只能看出0.1毫米的空隙;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听出发动机每分钟1300转与每分钟1340转的差别,而常人只能听出每分钟1300转与每分钟1400转的差别。其次,有计划的训练能够提高感受性。出于此种特点,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感觉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他们的感觉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三、视觉

(一)视觉刺激与视觉器官

以眼睛为感受器,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振荡,即可见光谱。

(二)视觉现象

光有三个物理特征:波长、振幅及纯度。波长决定了光的色调,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振幅表示光的强度,它所引起的视觉的心理量是明度。纯度表示光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它引起视觉的心理量是饱和度。由于光具有这些物理特性,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视觉现象。

(三)颜色视觉

1.颜色的基本特征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的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我们已经知道,色调主要取决于光波的波长。在只有一种波长的单色光时,色调的感觉直接对应于该色光的物理维度。如当510纳米的波长占优势时,光源看起来是绿色的,而当600纳米的波长占优势时,光源看起来就是黄色的。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主要取决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和鲜明程度。纯色具有最大的饱和度,如鲜红、鲜黄等;而柔和的、浑浊的和清淡的颜色饱和度居中,如加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如嫩绿、红紫等;而灰色的饱和度为0,是完全不饱和的颜色。当光的三种基本特性相互融合共同分析颜色时,人可以区分出近700万种不同的颜色。

2.色觉缺陷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并不能很好地识别颜色,即有一种色觉上的缺陷,这种缺陷又分为色弱和色盲。色弱者在正常的光照下对识别颜色不会有问题,但由于他们对光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因此在刺激光较弱的情况下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

色盲则多是因为他们没有椎体细胞——即全色盲;或椎体细胞有缺陷——产生部分色盲。全色盲并不多见,只占人口中的0.001%,他们生活在黑白世界中,不能感知其他颜色。而半色盲主要是红绿色盲与黄蓝色盲,他们分辨不出相应的红绿颜色或黄蓝颜色。

四、听觉

(一)听觉现象

1.音高、音响和音色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映表现为音高、音响和音色。

(1)音高是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波频率引起的心理量。频率高,声音听起来尖高;频率低,声音听起来低沉。

(2)音响是由声波振动的幅度(强度)引起的心理量。声波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听起来就响,给人一种大声的感觉;声波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听起来就弱,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人耳能接受相当大范围的音强差,既能听到手表秒钟的嘀嗒声,也能听到飞机掠过头顶的轰鸣声,两者之间的强度相差悬殊。除声波的振幅影响音响外,频率对音响也有作用。音响的感受范围是0~120分贝。120分贝以上的声音引起的不再是听觉而是压痛觉。关于听觉中对声波振幅的感受性。人们刚刚能听到的1000Hz声波的最小声音强度为零分贝,记为0dB

(3)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特性的心理量。人们根据它把具有相同的音高和音响的声音区分开来。例如,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符,人仍然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其原因在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五、其他感觉

(一)嗅觉

嗅觉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感觉。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嗅觉除了感受气味之外,也能够通过识别不同的气味唤起不同的记忆和情绪情感。在从鼻腔获得信息的大脑区域以及大脑与记忆和情绪相联系的边缘中心存在一种联系。研究证明,尽管人很难回忆出气味的名字,但在识别尘封很久的气味,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时间时,人会表现出令人称奇的能力;教室里如果弥漫着薄荷或铃兰的花香,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为集中,这样的气味同样有助于长期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而一些雄性昆虫通过释放性信息素来警示种族内的雌性它们是可以交配的。

(二)味觉

有些“超级品尝家”能够比一般人品尝出更多的味道;而在儿童时期不喜欢吃的东西长大以后则不再讨厌,或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口味会加重很多。这些都与人的味觉有关。决定这些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大部分位于舌头上部,也有一部分在口腔其他地方的味觉感受器——味蕾。味觉是一种化学感觉,每个味蕾都包含一个吸收食物化学成分的小孔,由50~100个味觉感受细胞来感觉这些化学分子,味觉感受器细胞位于伸入味蕾小孔内的绒毛上。有些感受器对酸味分子反应,其他的感受器则分别会对甜味、苦味或者咸味分子等反应。当味觉感受器被破坏时,并不意味着人今后都再品尝不出味道了,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久违的味道又重新感觉到了,这是因为味觉感受器每隔几天就会更换一次,很少有人会持久性丧失味觉。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味觉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味觉就不会很灵敏。这也就解释了先前所说的在儿童时期很多不喜欢吃的食物,长大后却吃得很香的原因。

味觉主要包括酸、甜、苦、咸四种基本感觉。而其他的大多数味觉都是这四种感觉的混合。但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了第五种味觉——umami,它来源于日本语,常常用来描述一种特别的美味。这种化学物质通常添加在亚洲的食物中,而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汤、肉类、巨藻、金枪鱼肉、奶酪或者豆类中也能找得到。umami的味觉感受器对谷氨酸特别敏感,而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中就含有大量的谷氨酸成分。

在感觉出一种味觉的时候不单单只有舌头在起作用,当人们感冒时常会觉得食物没有味道,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味觉感受器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嗅觉没有参与吃东西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当吃东西时味觉与嗅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有人说味道一半是尝出来的,一半是闻出来的,也有其道理所在。

(三)皮肤觉

除了眼、耳、鼻、口有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感觉之外,皮肤也有着不同的感觉。皮肤感受器至少可以产生五种不同的感觉,包括触觉、压觉、痛觉、冷觉以及热觉。每种感受器对与皮肤接触的不同类型的刺激产生反应。皮肤表面大约有20万个对温度反应的神经末梢,50万个对触压反应的神经末梢,以及300万个对痛反应的神经末梢。

在皮肤觉中,对痛反应的神经末梢数量尤为庞大,它不仅遍布肌肤,同时内脏器官也有痛觉神经纤维,刺激这些神经纤维就会引起内脏觉。痛觉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预警作用,它通常是身体受到损伤或者可能被损伤的一个信号。有了这个信号,人才能及时地保护自己,否则当人受伤或者生病了却感受不到,那将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触觉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角色。通过触摸我们能得到或者给予他人关爱、温暖、支持等。有研究表明,经常触摸你所关心的人,并鼓励他人抚摸你,这不仅感觉好,而且对你和他人的健康有好处;适当抚摸刚出生的婴儿不仅有助于儿童的身体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

(四)内部感觉

1.平衡觉

平衡感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做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做旋转运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接受平衡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即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平衡觉的作用在于调节机体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平衡觉与视觉、机体觉有联系,当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视野中的物体仿佛在移动,人们会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现象。当人们在移动的车上看书时,往往会出现恶心的现象,这是因为来自视觉系统(提供静止信号)和前庭系统(提供运动信号)的信息相互冲突,这样就会发生运功性疾病。而开车的司机不会出现这种疾病是因为他们同时看和感觉着运动。

2.运动觉

运动觉为人体提供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人体内含有几百万个位置和运动传感器。它遍及身体的各个部位——每处肌肉、肌腱中都有感受器,而位于关节的感受器伴随着不同肢体位置和关节运动的压力变化引起反应;肌肉和肌腱中的感受器对伴随肌肉收缩和舒张时的张力变化起反应。它们共同向大脑传递着位置与运动的信息。如果没有运动觉,人就不能协调很多自主的动作。

3.机体觉

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叫做机体觉。引起机体觉的适宜刺激是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和变化,接受机体觉刺激的感受器分布于人体各脏器的内壁。机体觉在调节内部器官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及时地反映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工作状态。当人体的内部器官处于健康、正常的工作状态时,一般不会产生机体觉。机体觉的表现形式有饥、渴、气闷、恶心、窒息、便秘、性、胀、痛等。

第二节 知 觉

一、概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所产生的对眼前事物的反映。只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引起它们的活动时,才会产生感觉和知觉,一旦客观事物在人的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时,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

感觉和知觉的紧密联系表现在: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没有对物体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因此,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对某个物体感觉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成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心理学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才把感觉从知觉中区分出来加以探讨。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处处表现出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第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第三,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要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综合的结果。在多种分析器的参与下,通过反映事物多种属性并整合后才形成知觉。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知觉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知觉过程中,还包括了当前的刺激所引起的兴奋和以往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

二、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知觉,需要人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来实现。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等。

(二)错觉

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与幻觉不同,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是一种正常的知觉现象。

除了视错觉中的这些几何错觉外,还有听错觉(利用仪器使左边来的声波先进人右耳,会觉得声音是从右边来的)、嗅错觉(把一种气味闻成另一种气味,如把杉木气味闻成油漆味)等。上面列举的都是发生在同一感觉通道间的错觉,还有发生在不同感觉通道间的错觉,如形重错觉(例如,1公斤铁和1公斤棉花的物理重量相同,但人们用手比较时会觉得1公斤铁比1公斤棉花重得多)、视听错觉(看着台上作报告的人会觉得声音是从前边传过来的,闭上眼睛就发现声音是从旁边的扩音器中传来的)等。

错觉分为对物和对人的错觉。对人的错觉主要有:

1、首因效应和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Ladins,1957〉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2.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3.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4. 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例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等等。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5.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

心理定势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三、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在一瞬间,不可能同时感知所有的事物,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能被人们清晰地感知,知觉的背景只是被人们模糊地感知。例如,上课时,当人们注意看黑板上的字时,黑板上的字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而黑板、墙壁、老师的讲解、周围同学的翻书声等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人们注意听老师的讲解时,老师的声音便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而周围同学的翻书声、进入视野的一切便成为人们知觉的背景。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换。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亦然。例如,教科书中常用特殊字体以突出书中重要的部分。第二,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例如,街上运动的汽车,夜空中的流星等。与之相反,在动态的背景上,静止的物体反而称为知觉的对象。第三,知觉的选择性也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经验的影响。例如,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对绿洲、甘泉的知觉就很敏感。

(二)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质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图4—12中,白背景中的白色三角形和黑背景中的黑色三角形,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知觉的。尽管背景图形似乎支离破碎,但构成的却是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主要受以下四种因素影响:第一,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相似(彼此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闭合、连续等因素。第二,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知觉对象虽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复合刺激物起作用,但是,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决定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第三,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同样一些部分,处于不同的结构关系中就会成为不同的知觉整体,或者只是个别关系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人们对它的整体知觉。第四,知识与经验影响知觉的整体性。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理解和领会,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如图4—13所示,人们看到这张图时,不会只把它看成一些斑点的随意组合,会努力寻找图中斑斑点点之间的联系,努力做出合理解释,不断地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最后会给出合理的解释。

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情况首先与知觉者的知识经验直接有关。例如,对一张X光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无法从中得到具体信息的,而放射科医师就能从X光片中看出身体某部分的病变情况。其次,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也有较大的作用。在较为复杂对象的外部标志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言语的指导能唤起人们的过去经验,有助于人们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如果此时被告知图4—13画的是一条狗时,你可能立刻就会看出图中的狗,此时言语的指导就唤起了人们过去的经验,补充了当前知觉的内容。第三,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也会影响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如阳光照射下的白色墙壁与阴影中的角落,其反射出来的亮度差别很大,但人们却把它们感知成亮度相等的白色。这是亮度恒常性。学生坐在第一排座位上看老师与坐在最后一排座位上看老师,老师在他们视网膜上的像大小不一,但学生总是把老师看成具有特定大小的形象,这就是大小恒常性。无论你在教室的哪个地方看教室的门,也无论教室的门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你总把教室的门看成是矩形的,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除了视知觉外,知觉的恒常性还表现在其他知觉领域中。例如,当人们转动头部时,虽然声音对听觉器官的作用条件发生了变化,但人们感到声音的方位并没有变化,这就是方位知觉恒常性现象。

知觉的恒常性可以让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使人有可能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来认识客观世界。如果知觉不具备恒常性,人就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

四、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一)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例如,通过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等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另外,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