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素质拓展» 思想道德建设» 提升青年使命感 共筑伟大中国梦

提升青年使命感 共筑伟大中国梦

 

为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我校在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辽宁省学习型组织研究会的支持下,邀请到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军队歌词作家邬大为、沈阳军区联勤部军史馆馆长徐文涛、辽宁大学教授王亚文到校为大学生做了主题为“中国梦,我们的梦”的主题报告。600余名学生干部代表参加了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梦”与三个自信

报告团成员、辽宁大学教授王亚文以《中国梦和‘三个自信’》为题,为大学生们阐述了“中国梦”与三个自信的内涵。她在报告中说,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制度自信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中国梦给了大家一个梦想,它既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几代中国人奋斗不息的前沿,又与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梦、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探索,30多年的奋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光明的大道,已经真实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徐文涛馆长以《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为题,以“民国24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的中国疆域变迁图”开篇,以大量史实照片为大家讲述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特别从英明的决策、艰难的保证、伟大的意义三个方面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他说:抗美援朝战争展现了新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作用和形象;激发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爱国心;促进了解放军国放现代化的发展。抗美援朝战争更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他希望当代青年以史为鉴,牢记使命,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弘扬传统美德,实现中国梦想

曾受到毛泽东主席13次接见,备受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怀的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以《弘扬传统美德,实现中国梦想》为题,生动地讲述了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钻研技术,大胆革新,推动技术创新的动人故事。她从1953年到1965年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其中较大的项目有58项,用434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生产任务,用实际行动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亲切勉励大学生要保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学会感恩;要有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当前脚踏实地的刻苦努力结合起来,为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平等和谐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艺术源于生活,创造改变未来

军旅作家邬大为将军精神矍铄,洪亮的声音,深情的歌唱,感染了与会的每一个人。他从苏联歌曲《喀秋莎》谈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从16岁参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66年来的人生感悟,与大家分享了革命歌曲在革命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他还讲述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诞生。珍宝岛反击战不久,他冒着严寒,在采访边防战士时突发灵感,借“雪花”喻“桃花”,创作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词,以“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歌颂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他还现场作词一首,深情寄语外贸学院和外贸学子。

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报告团成员用平实的语言,结合个人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的“中国梦”,动情处,有人泪光闪烁,激昂处,全场掌声雷动。一次次哽咽难平,一次次掌声雷动。整整一个上午,师生们陶醉,沉浸,感动,感叹于前辈们理想信念的坚守中,高尚情怀的呈现中,伟大梦想的实践中,社会进步的奉献中,报告会让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得到了精神的升华。

报告结束后,党委书记王万义代表学校为报告团成员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校长吕红军代表师生向报告团成员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广大师生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国梦,我们的梦》报告会掀起了我校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六周年活动的又一个高潮,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外经贸学子将继续弘扬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