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审核评估> 评建动态

辽宁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评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审参考标准

专业定位与特色

 

1专业定位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专业建设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助于强化学校优势,提高办学效益;建立了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省内的影响,体现科学发展观情况。

2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体现国际化需求;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效果。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3数量与结构

 

生师比。硕士(及其以上)学位人数。职称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

4教学水平

 

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励数目。学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满意率。是否有省级教学名师,或有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有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是否受省(部)委托召开过专业学术研讨会。

5科研学术水平

 

承担省(部、委及其以上)的纵向课题,获省(同上)科研奖励;基础性科研效果,发表论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以上)近五年年均篇数。科研经费人均每年(万)元数。

专业基本建设与条件

 

6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成效,是否有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或双语教学课程。

7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是否反映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编写新教材。使用国家推荐教材比例。2.承担省(部、委)教材规划任务情况,主编、参编教材数目。获省级以上精品教材。3.使用多媒体课件占专业课时数、效果,课件是否上网。

8教学管理制度

 

是否有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机制,能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保障。是否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有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建立了特色专业建设责任制。

9教学条件

 

1.信息资料状况,师生查阅信息手段途径。校园网运行、网上共享资源情况。2.实验条件。

专业教学改革

 

10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依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是否能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对专业教育思想的体现。2. 课程体系结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11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情况,启发式教学,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情况。

12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改革

 

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运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是否注重过程考核,注意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的科学性并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考核方式科学有效,考试题目结构比例。试卷评阅、考试总结(或试卷分析)情况。

13实践教学

 

  1.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专业实验特点。2.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情况。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成效。实验室是否集中、多功能,体现资源共享,使用效果,实验设备(或实践基地设施)是否能够满足培养人才需求。3.毕业设计(论文)校内的管理文件及质量标准、检查情况,选题、指导过程及成绩评定情况,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

 

14社会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工作精神、业务水平和协作精神的评价。

15就业率

 

  连续三年的专业就业率。

16学风与教风

 

1.专业教师的师德和教风,教师中近五年中获校级以上教学类奖励者人数;近三年是否有教学事故。2. 专业任课教师对该专业学生学习的评价。

17学生获奖

 

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情况,在校内外参加各种比、竞赛获得的奖项。

说明:

1.教师、学生人数计算按照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原则计算。

2.指标体系中没有特别提到全校的指标、情况,均指的是专业的指标、情况。

3.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优秀(科技、社会科学)期刊,可视为国内核心中文期刊。

4.指标体系内教师队伍中教师数量参考比例为艺术类18;理工科110;文科财经类114